如何攜帶裝備(rack gear)?

我喜歡把裝備放在吊帶上

偶爾會在臉書上分享自己在各地攀岩的照片,有一次,朋友評論說:「我看妳似乎喜歡把裝備都掛在吊帶上,妳不喜歡用裝備繩(gear sling)嗎?」我想了想,在地形不是太特殊的情況下,或者是攜帶的裝備不是太重的情況下。我的確比較喜歡把裝備掛在吊帶的裝備環(gear loop)上,因為我很討厭裝備全都晃到前頭擋路的感覺。當然我可以使用馬鞍形的裝備帶,只是如果裝備帶得不多,總覺得小題大作。不過,還是有很多時候,我會選擇使用裝備繩。

其實怎麼帶裝備是一門學問。基本上,攀岩者會希望裝備放在順手好拿的地方,攜帶裝備的方式愈是有組織,花在置放保護的時間也愈少,攀登也更有效率。最怕的就是到了一個難關,想要使用的裝備居然在不順手的地方,或者因為地形和身形的加成效應,阻隔了裝備到岩壁上的通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冷汗直流,最後也許還得墜落了事。

如果爬多繩距路線(multi-pitch),怎麼和繩伴商量出一套兩人都滿意的整理裝備的系統,更是重要。路線長,有時候不容許人從容地慢慢爬。天氣變壞了,天色將暗了,都會督促攀岩者加快腳步,減少攀登時間。很多人以為減少多繩距的總攀登時間,只有增強攀登能力一途,其實,很多無謂的時間浪費,都發生在固定點上交接(transitions)的時候,如果兩個人對怎麼整理裝備有共識,就可以大大地增加攀登的效率。

不過要怎麼整理裝備才順手,每個人都會有一套理論,需要經驗和時間的琢磨。

我一開始攀岩的時候,只有兩個要求:

第一、一個扣環配(carabiner)一個 cam,從小排到大。至於 stoppers ,如果只帶一套,我喜歡它們全都在一個扣環上,免得遇到要試兩個不同的大小的 nuts 時,偏偏遇上中間的分隔點。但如果帶一套半,為了怕不小心掉落裝備,則會分成兩個扣環。大部分的攀岩者對這個原則的要求很接近,所以很少遇到需要另做協調的時候。

第二、扣環的開口需要朝外,也就是把裝備放在裝備環上或者是裝備繩上的時候,是從下方扣上去的。我認為扣環朝外拿起來比較順手,手伸下去就拿到了,不需要再扭轉手腕,偏偏很多人的想法不同。這個大概是攀岩界還算蠻有爭議的地方,不過幸好如果在爬多繩距的時候使用裝備繩,可以把裝備全部整理好,再反方向戴上肩膀就是了。

早期我還是攀岩菜鳥的時候,因為我還在琢磨自己的系統,同時老鳥早有他們自己的一套系統,老是被要求使用他人的裝備、他人的系統。開始的時候,攀岩路線的難度也都不高,所以就算不喜歡繩伴的系統,也有從容的時間來妥協這分不順手。可是等攀登的路線愈來愈難,愈不能在某個點好整以暇的找裝備的時候,我也認真思考是不是自己也該有些裝備原則?是還不至於像攀岩影片中,常看到有人 project 5.14 的傳攀路線,乾脆用魔鬼氈把裝備黏在身上,連想的時間都不用就放好了保護支點,不過能節省一些時間還是好的。

單繩距 

爬單繩距的路線狀況比較單純,我喜歡把裝備放在吊帶上。如果爬的路線較長、或是路線上需要用到很多大顆的 cams ,我則會帶一條裝備繩,免得腰際上的重量太沉。當我使用裝備繩作為輔助的時候,我多半在裝備繩上放置輕的東西,比如快扣或是 alpine draws,或是比較小顆的 cams,大的 cams 仍然留在吊帶上,這樣如果攀爬的時候,裝備盪到身前也不會太擋路。

就算要帶的扣環總數較多,alpine draws 我還是喜歡帶整個,而不喜歡像一些攀岩者,喜歡帶半個,也就是一條 60 cm 長的 sling 加一個扣環,再斜肩背在身上。他們的理由是,因為一個 cam 已經跟著一個扣環,為什麼要帶整個 alpine draws,白浪費一個扣環。可是 alpine draw 縮短比伸長花的時間還長,我寧願多帶一個扣環,也不想在攀登的時候,把過長的 runners 縮短。而且如果置放 nuts,還是需要整個 alpine draw 而不是半個。

攀岩地形

雖然我喜歡把裝備掛在吊帶上,一些特殊的攀岩地形,還是會讓我必須使用裝備繩。原則上,如果攀岩地形需要攀岩者把身體的一側緊貼在岩壁上,就是考慮裝備繩的時候。比如說爬煙囪地形,屁股和背抵一邊,兩腳掌抵另外一邊,屁股可能會把吊帶上的裝備給壓在岩壁上了,拿也拿不著。又或者你面對的方向,讓你只能用左手放裝備,偏偏裝備都在右邊,那也就麻煩了。這時候如果裝備是在裝備繩上,就只要把繩子一轉,就可以輕鬆拿到裝備了。再者,如果爬的地形很狹隘,需要一直擠上去,有時候裝備放在吊帶上,也會在擠蹭的過程中掉落遺失了。

除了煙囪、off width cracks 以外,內角路線(dihedral)也常常會需要裝備繩,因為不是每個內角路線都可以使用 stemming 的技巧,很多內角路線需要用爬煙囪的技巧來爬,所以常常會讓身體的一側抵在岩壁上。我就曾經遇過不能決定要抵右側還是抵左側的情形,先是以為要抵左側,結果把裝備都放在吊帶右側,後來真正攀登的時候,才知道抵右側比較好,只好在路線上一個個把裝備移到吊帶左側。以這樣的原則類推,爬需要 lieback 的路線時,也會有這樣的考量。

多繩距路線

爬多繩距路線的時候,則要和繩伴好好商量,很多爬多繩距的喜歡兩人都在肩上帶一條裝備繩。跟隨者(followers)清裝備的時候,就一邊把裝備在裝備繩上整理好,等到了固定點,兩人再合併裝備在某一條裝備繩上,看誰先鋒就可以走了。不過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喜歡把裝備放在吊帶上,其實也不會比較沒效率,我一邊爬一邊清裝備,一邊把裝備整理好放在吊帶上,到了固定點通常輪我先鋒,如果前一個先鋒剩下的裝備輕,我就直接把他的裝備繩套上我的肩上,就可以走了。所以多繩距路線,還是看兩個人各自的偏好和先鋒分配的方式來協調,只要不要拖到到中途的固定點再討論即可。

說實在的,裝備要怎麼攜帶真的是見仁見智,這跟牙膏要從中間還是要從底端開始擠是一樣的。牙膏不管怎麼擠,牙刷得乾淨就好了。裝備不管怎麼帶,攀岩攀得有效率、裝備不要掉下去砸傷人也就 OK 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台灣女孩. Chick From Taiwan

我是本站的作者,易思婷,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我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我的冒險本質。我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而這個網站,記錄我的求知和探險,是個累積快樂的地方。「台灣女孩」的臉書粉絲頁

《睡在懸崖上的人》新版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2012年出版,在2017年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文字青澀,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推薦給大家。在博客來購買本書。

《我的露營車探險》

2016年11月出版的《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了我和先生Dave Anderson,四年多來住在親手打造的露營車Magic,遊遍美西絕美荒野的故事和領悟。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在博客來購買本書。本書影片

《傳統攀登》

2014年7月出版。我的第二本攀岩工具書,也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針對該主題的專書。從淺入深系統化地講解傳攀:置放岩楔、架設固定點、多繩距攀登、自我救援等。每個主題下,說明該主題的理論基礎,再示範目前主流的一種到多種作法。在博客來購書。

《一攀就上手》

2013年10月出版的《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攀岩工具書,從基本知識到技巧、裝備添購與下撤。希望藉由此書帶領初學者系統化的進入攀岩的殿堂。在博客來購書。

《睡在懸崖上的人》

這本《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在 2012 年 7 月出版的書籍。副標很長「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不過它倒是挺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究竟要說些什麼。本書影片。在博客來購買本書。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