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把學費的尾款付清,我邁上AMGA Rock Guide的道路。
其實對於要不要走上這條路,一直相當掙扎。主要原因是1. 我真的要靠嚮導維生嗎?2. 就算要靠嚮導維生,有必要取得認證嗎?3. 這個過程其實相當辛苦漫長,而且要花上不少銀兩,值得嗎?
後來決定走上這條路,以下幾點是重要的推動原因:
- 可以學習到新的東西,尤其是可以增強觀察繩隊上其他人狀況的敏感度;
- 依舊打算維持現在的自由業模式,綜合文字工作以及嚮導教學來維持我的遊牧生活,取得認證也是增加行業籌碼;
- 支持我的朋友熱情鼓舞以外,還小額捐款幫助學費;
- 自己的心願還是想要寫一本教學書專談攀登大岩壁(big wall),把傳攀工具書的系列出完,所以還想要累積多一些經驗(主要在aid solo),同時藉由課程繼續鞏固強化系統知識。(小Po註:不過這樣的書恐怕市場太小,還不知道出不出得成呢?)
先說說什麼是AMGA吧,AMGA指的是American Mountain Guide Association,美國登山嚮導協會,提供高山嚮導的培訓和認證。在大眾心裡真的把登山嚮導當成「正當」職業的還是首推歐洲,畢竟登山這項活動要追溯到阿爾卑斯山區。現在監督國際高山嚮導認證的組織IFMGA ,是在1965年由奧地利、法國、瑞士和義大利四國的嚮導成立。IFMGA現在有24個會員國家,美國的AMGA也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如果最後透過層層認證拿到American Mountain Guide,也會是IFMGA Guide。
AMGA剛成立的時候,真正是蓽路藍縷。早期美國戶外界有很強烈的西部拓荒風,牛仔精神以及個人主義的色彩很重。AMGA剛成立的時候,太多大老或是早就享譽盛名的嚮導對於被納入認證規範這件事相當抗拒,讓AMGA起初的路走來顛簸。從草創至今一路走來30多年,AMGA慢慢建立起招牌和口碑。同時隨著戶外人口的逐年增長,的確需要認證制度讓新接觸攀登的人容易找到可靠成熟的嚮導,以期系統化地學習攀登知識,避免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各個會員國在培訓課程上會根據該國家的山岳環境作調整,和阿爾卑斯山區常在一天內見到各類地形的混合攀登環境比起來,美國因為幅員大,有可能一整天甚至數天的攀登媒介純在岩石或是純在冰雪上,也因此發展出可以單獨拿取Rock Guide、Alpine Guide、以及Ski Guide的制度。不過若想成為IFMGA Guide,則必須囊括上述三項資格。
我個人挺喜歡教學的,將自己所知傳承分享給他人,讓他人獲取可以獨立攀登的工具,我覺得很有意義。不過我對嚮導這件事一直是愛恨交織,嚮導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學,而是在不違反安全的前提下,協助客戶完成攀登的目標(極多數都是登頂或是完成路線)。在岩石上嚮導很多時候需要同時帶兩個客戶,一般商業嚮導會規範客戶需得繫在通過單繩認證的主繩上(single rope)。嚮導要拖兩條主繩,加上一堆裝備,攜帶的東西是比平常自己和兩個朋友攀登重很多的。萬一客戶的確保技巧難以恭維,簡直就是帶著重裝free solo。教學最大的沮喪就是遇到學習意願低的學生,比起遇到令人沮喪的客戶,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如果遇到不錯的客戶,那種幫助他人完成攀登目標的成就感的確是很大的。
如果我想以教學為主,NOLS的履歷其實是夠的,因為NOLS是美國戶外教育界的龍頭老大。不過近幾年許多會聘請戶外攀岩教練的單位也開始要求AMGA的Single Pitch Instructor(SPI)的資格了。SPI和嚮導認證是在兩條平行線上,是AMGA特別為單繩距的戶外攀岩教練設計的認證課程。單天單段攀登是最普遍的課程,教練的需求量高。不過NOLS在攀岩指導員的認證上,要求具備嚮導兩個學生爬多繩距路線的能力,也就是說SPI是NOLS的子集,SPI認證對我沒有意義。
有意義的課程是走Rock Guide認證這條路。AMGA著重的是在嚮導,和NOLS的教學取向相當不一樣,會學到許多新的東西。但是如果這「新的東西」沒有反映到職業收入上,要花費的代價挺高的,這也是我掙扎許久的原因。
這幾年投入攀登,我很努力地朝著我的目標走,當初我想要具備攀登技術性山峰的能力,也就是alpine climbing。除了上了很多系統化的課程,自己想辦法累積經驗外,很幸運地在過程中遇到Dave。Dave在alpine climbing的經驗、造詣太強大了。我從他那邊學到極多對攀登環境的觀察、危機判斷、有效率的下撤等。而真正體會到他深厚的底子,還是在跟他攀登長久了之後,因為這種能力不是單純一個數字講得明白的。他知道我想成為獨當一面的攀登者,這幾年攀登中一點一滴地讓我分攤更多的責任和決策,我找不到更好的mentor了。他也鼓勵我多和其他搭檔攀登,儘管每次我跑去和其他人攀爬大岩壁,他都時刻擔心。
高山環境是有多重風險的,我也希望我能夠變得更加強大,在必要時刻可以照顧Dave,所以我必須從別處獲取不一樣的經驗,AMGA的講師和同學都是有相當經驗的,相信與他們互相切磋會對我的幫助相當大。
這一兩年來,由於朋友的牽線,我也有機會在中國和台灣教一些傳攀的課程。來上課的學生攀岩的能力都相當好,很多都能夠爬比我更難的路線。他們想要探究運動攀以外的攀登領域,求知慾和學習能力都極高。兩岸的教學者和嚮導當然已經有許多佼佼者,只是跟歐美比較起來數量的確較少,如果我能在其中灌注一些力量,也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還記得剛出版《睡在懸崖上的人》一書的時候,得到了許多的鼓勵與支持,也受邀到各級學校、讀書會演講,參與雜誌、電台和電視的訪談,其中有不少人詢問我怎麼維生的問題。
我從來不會迴避這個問題,而且還蠻開心至少大家不認為我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而不需要顧及這個很現實的問題。餵飽自己,能夠自立本來就是凡事的根本,之後才能夠開展自己的夢想、目標,走上實現的道路。
這兩三年我的文字工作慢慢地變多,有創作也有翻譯的工作。我很喜歡寫文章(小Po註:大家可以多多約稿),不過光靠文字工作實在是杯水車薪,幸好還有帶領戶外行程以及教學的工作妝點,目前也開始接針對個人或是小團體的客製化的嚮導、教學行程,算是慢慢地在站穩腳步吧。
繳尾款時也看到AMGA公佈了學員名單,有兩個同學還是我以前的同事呢,真巧!開始期待明年3/10-3/19,10天的Rock Guide Course了。
後記:取得AMGA Rock Guide認證的流程
- 完成10天的Rock Guide Course
- 完成10天的Advanced Rock Guide Course & Aspirant Exam
- 通過6天的Rock Guide Exam
- 必須有WFR/CPR認證
上述的第4點最不成問題,美國所有的戶外工作者都要求WFR/CPR認證,所以我有上述認證已經相當多年了。但是課程和考試,除了要一關一關來以外,更要累積足夠的攀登履歷。同時還規定部份攀登的時間點要在課程後。光是累積履歷就要花不少時間。
Rock Guide Course的資格要求,需得有WFR/CPR以及熟悉LNT,至少5年的攀爬經驗,在不同岩石型態上的傳統先鋒經驗(至少10條5.10a以上的路線),以及完成至少50條多繩距路線(必須至少先鋒一半或全程先鋒,且其中的10條路線必須在Grade III以上。)
Advanced Rock Guide & Aspirant Exam的資格要求,需得能夠先鋒5.10+/A2,先鋒過至少10條難度為5.10+以上的傳攀路線,攀爬過至少10條Grade IV以上的多繩距路線(5條需得發生在Rock Guide Course之後),嚮導20條Grade III的多繩距路線(全都得發生在Rock Guide Course之後)。Aspirant Exam中除了評估基礎攀爬、系統、風險管理等能力,還有45鐘的自我救援考試。
要具備考Rock Guide Exam的資格,必須再累積一堆嚮導經驗。包括在各種岩石類型能夠至少先鋒到5.11a,嚮導許多Grade III & IV的多繩距路線等。
總而言之一個嚮導(Rock Guide)必須有能力帶多個客戶攀爬到Grade V的路線,還需要照顧簡單路線的行進、懂得在技術路段的撤退、同時確保多個客戶、垂放以及垂降、系統轉換的管理、以及短繩行進和小段攀登等(management of 3rd and 4th class terrain, technical descents, simultaneous multi-client belaying, lowering and rappelling, management of transitions, and short roping and short pitching techniques)。嚮導的責任是做到有效的風險控管(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同時最大化客戶的福利(maximizing client rewards)。
很敬佩你的坚持和毅力,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专业。我在约你时从没想到你是否有什么样的资质,从你的书中,我看到是一位越来越成熟,值得信赖的攀岩技巧的传授者。很期待明年的见面:)
有講Aid Solo的書我一定會買哈哈哈哈!!!!
拜託快出!!!!!(拜)
找不到伴嗎?我也想出啊,希望明年可以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