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揭露
先講一下得到這隻表的緣起,當作測評裝備的利益揭露。2016年6月台灣代理Suunto運動腕表的鴻翔國際和我聯繫,表示在推銷Suunto腕表的同時,也想推廣戶外運動,希望有機會和我聊聊,所以我在當年11月返台時,約了個時間碰面,並獲得贊助一隻Suunto Ambit3 Vertical。
初始想法
Suunto這個牌子很有名氣,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開始從事戶外運動時,需要購買指南針,市面上賣得幾乎都是Suunto的指南針。對於錶的印象則是,當作高度計、氣壓錶似乎很好用,然後錶面很大這樣,曾經因為進入Mountaineering考慮購買隻Suunto錶,但是價值不斐,對當時還是學生的我負擔太大,且又不是核心裝備,就沒有下手,後來就漸漸淡忘了。
當鴻翔國際說要贊助我一隻錶那一刻開始,我就一直思考可以用這隻錶做什麼?我是個攀岩者,大部分的時間不會戴錶,除了怕妨礙攀岩的動作,也怕危險。攀岩者手上都很乾淨的,指甲修得整齊,除了會纏膠布以外,不會戴戒指手環等飾物,在美國許多已婚者會在無名指上戴婚戒象徵誓約,許多攀岩者要嘛用根鍊子把戒子當項鍊戴,也有在無名指刺青婚戒的。(題外話,前一陣子在Instagram看到一個戒子的廣告,說是一受大力就會斷裂,擺明是以我們這群族當作對象,因為戒子不斷手指就有可能斷了)
當然我除了一般攀岩,也會爬長路線,在山裡跑來跑去等,有個錶方便許多。許多多繩距攀岩者會把錶別在吊帶的腰帶上,雖然說現在是智慧手機的天下,但是我爬多繩距路線還是不太喜歡把手機拿出來,總怕手機掉下去。用手錶來隨時掌握時間和攀爬進度等資訊應該是挺不錯的,鴻翔應該就是看我是個攀登者,才贊助我Ambit3 Vertical這款錶,這錶似乎對垂直高度的變化有更精密的追蹤功能。
初步體驗
十二月底動了個手術,恢復到可以開始走動時,才開始熟悉這個錶,首先在movescount.com建立一個帳號,選擇會用這個錶從事的運動,然後根據該運動選擇想要隨時顯示在錶面的資料,選項很多,從最基礎的時間、距離、速度、高度等等應有盡有。
每次出去走的時候,我就選擇「走路」這個運動選項,讓腕表記錄運動流程,過一陣子讓腕表與電腦連線(也可使用手機上的app),與movescount的帳號同步,瀏覽記錄,可以清楚地看到過去所有走路的資料。還在復健的我,可以審視進度,看看自己有沒有走遠些、走快些,訂立接下來的目標等。為腕表有GPS,地圖上會顯示運動的路徑,之後想要重複也簡單。
今天想要對這一陣子的走路復健驗收成果,一樣帶著這隻錶出去,從我家(捷運明德站和石牌站之間)經陽明大學、上軍艦岩、繼續前行到照明禪寺、過了丹鳳岩一路下來到北市圖清江分館、最後到捷運奇岩站坐捷運回家。一路上看自己已經走了多少距離、總上升距離等資料,回家連線後看看地圖上的行走路徑,頗為有趣。最興奮的是期待這隻錶對之後計畫的幫助。
未來計畫
鑑於醫生的忠告,手術後六個月內最優良的運動就是走路,回美國之後會趁這個機會修煉為優秀的健行咖,找出美西尚未享譽世界但是精采絕倫的健行祕境。待六個月滿,慢慢恢復成攀岩咖的同時,進行一直想要做的Mountain Traverse。
Mountain Traverse這個詞彙只是個概念,大意就是找個山脈,沿著天際線一路走完的意思。若要連接非同個山脈但是相鄰很近的山峰或是相對高點,一般叫做Link-up。Traverse和Link-up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難,也許一路都是好走的步道,也許有許多攀登路段等。
把這個想法一跟Dave提,他馬上就想出個好玩的點子。他曾在懷俄明州的蘭德鎮(Lander)住過十年,懷俄明州有名的Traverse有Grand Traverse、Cirque of the Towers Traverse等(他曾經還是後者的紀錄保持人)。蘭德鎮緊鄰風河山野區(Wind River Range),他一直想來個Wind River山脈大縱走。這個目標還蠻大的,因為距離長以外,還要上下些技術性的山峰,但因為我和風河山野區也頗有淵源,這個計畫實在很吸引人。況且有個目標更可以啟發從現在開始的訓練規劃,健行起來會更帶勁,估計Suunto Ambit3 Vertical可以大有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