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的風險;真正的風險?

DEA 4220
剛開始教攀岩課程時,幾乎都是帶國高中生Top Rope,也就是把繩子架設好,讓幾乎沒有攀岩經驗的人體驗攀岩。還記得和其他教練閒聊時,一個說,「top rope最好了,因為看起來很危險,實際的風險很低。」他的意思是說,參與者覺得危險,能夠從中得到挑戰,實際上風險低,代表工作很簡單,風險控管複雜度低。

那時我覺得挺有意思的,直到某年夏天帶群13~15歲的男孩到山裡攀爬略帶技術難度的山。首先要過雪坡,接著走亂石堆,然後走極窄的岩石稜線登頂。走雪坡的時候,經過一塊頗為平坦的地方,孩子們開始打雪仗,我非常緊張,因為孩子若是太熱衷沒注意跑太遠,後方就是落差幾百公尺的懸崖,我當然畫出界線,但是視線分秒不敢離開,孩子們則都渾然不覺,開心得很。

走亂石堆的時候,再三告知要不與前一個人距離極近,要不就一定別在上方行進者的墜落線(fall line),孩子依舊很開心得在那邊跳來跳去,看著石頭在跳躍間滾下來,我也是緊張得要命,老是作獅子吼耳提面命。

走暴露的岩石稜線,則是我最輕鬆寫意的時候,這段是此次登山最難走的段落,我讓他們穿上吊帶,架了固定繩,就算失足,也不會跌到哪去,頂多就是皮膚在石頭上擦傷罷了,稜線很暴露,兩方的落差很大,孩子們都緊張得要死,走一步頓一步,事後是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回憶。

DSC08235

DavidEAnderson2004-09-074139

之後我開始教傳統攀岩課程,經常需要訓練學生成為獨立的攀登者。對我來說,什麼才叫做獨立呢?必須要能分辨什麼是感覺上的風險,什麼是真正的風險。

舉幾個初學者不容易分辨的例子來看:(照片全是情境示意圖,非當事人)

DEA17893

一、架設top rope

教學生架設top rope的時候,經常會從較簡單的岩石面走到頂,架設較陡峭那面岩壁的top rope。第一灌輸學生的概念是如何保護自己,走得離懸崖愈來愈近的時候,學生對於要保護自己這個概念都沒有問題。

但是我發現,有時候要學生站在安全的地方,先看示範的時候,學生選的地方不是最理想的地方。怎麼說呢?學生一般覺得遠離懸崖就OK了,但是岩石的最上方經常不是平坦的,會有些起伏,會往不同角度傾斜,每個站點的fall line不太一樣,有的fall line很快就有障蔽物,也就是滑倒只會滾一下就會被停住,有的fall line則沒有,會一路滾下去,攀登術語上我們說是runout很不好。

當這種情況出現時,都會要求學生移到runout較好的站點,雖然專心站著,學生滑倒的機率不大,若要分心聽講看示範,就很難說了。如果runout都不太好,就會叫學生坐下來。

DEA244

二、垂降和垂放(rappel和lower)

垂降或是垂放的時候,靠的是系統,然後靠重力下來(自然系統一定要對)。重力要你走哪裡,就走哪裡,是最安全的走法。教學的時候,遇到垂降和垂放的情況,會要求學生感受重力的引領。

最常見的初學者錯誤,就是不信任系統,覺得離岩壁愈近愈安全,如此會和重力作戰,而不是合作,容易失去平衡感。

再來,垂降或垂放的時候,攀登者喜歡走岩壁,如果重力和這條軌跡一致,自然沒問題。但許多人在要被重力帶進下方懸空處時,寧願偏離重力線,持續往左或是往右走在岩壁上,因為感覺比較安全,一步兩步還不怎麼樣,等到離重力線愈來愈遠,遲早會有難以抵抗,失去與岩壁的牽引力,往重力線盪過去的時候,失去控制不說,極有可能撞上不想撞的東西。

DSC07919

三、找路(route finding)

找路是一輩子的功課,爬一條路線,究竟是該往上往左往右還是往下走呢?的確要靠經驗來累積,找路的考慮因子有很多,包括接下來路段的難易度,能不能保護,墜落的情況好不好等。

常看到的是,初學者一般只考慮動作的難易度,沒有考慮其他因子。

講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某個攀岩者先鋒運動路線架設top rope給朋友攀爬,路線沿著bolt line直上且角度是俯角,不需要directionals,也清除了快扣(quickdraws)。

朋友top rope時,接近難關的時候,覺得緊張,看到挺遠的右側似乎很簡單,想說先往那邊走然後再繞回來即可,但是到了那裡用力一抓,因為岩質很差,一塊大石應手而落,差點沒砸傷下方的人,自己也因為巨幅的擺蕩(因為偏離路線太遠)而撞上鋒利的岩角。

P1080943

例子要舉還有很多,不過從上述例子應該可以看得出些共通性。這邊做個簡單的結論。攀岩要不往上要不往下(好啦,還有往左和往右),往上靠岩質,往下靠重力。攀岩者的兩項基本功:1. 懂得攀爬的媒介(岩質);2. 懂得重力。

岩質好,才能藉以往上,放在其上的保護裝備才會有效。

懂得重力?才會知道會怎麼fall。該如何與重力合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台灣女孩. Chick From Taiwan

我是本站的作者,易思婷,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我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我的冒險本質。我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而這個網站,記錄我的求知和探險,是個累積快樂的地方。「台灣女孩」的臉書粉絲頁

《睡在懸崖上的人》新版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2012年出版,在2017年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文字青澀,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推薦給大家。在博客來購買本書。

《我的露營車探險》

2016年11月出版的《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了我和先生Dave Anderson,四年多來住在親手打造的露營車Magic,遊遍美西絕美荒野的故事和領悟。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在博客來購買本書。本書影片

《傳統攀登》

2014年7月出版。我的第二本攀岩工具書,也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針對該主題的專書。從淺入深系統化地講解傳攀:置放岩楔、架設固定點、多繩距攀登、自我救援等。每個主題下,說明該主題的理論基礎,再示範目前主流的一種到多種作法。在博客來購書。

《一攀就上手》

2013年10月出版的《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攀岩工具書,從基本知識到技巧、裝備添購與下撤。希望藉由此書帶領初學者系統化的進入攀岩的殿堂。在博客來購書。

《睡在懸崖上的人》

這本《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在 2012 年 7 月出版的書籍。副標很長「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不過它倒是挺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究竟要說些什麼。本書影片。在博客來購買本書。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