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小Po


Website:
小Po has written 48 articles so far, you can find them below.


挑選攀岩旅行地點路線的一些建議

文章原刊載在《戶外探索》雜誌,第7期,刊登時日為2013年初

我熱愛攀岩,最喜歡到不同的攀岩區,見識不同的地貌風景,攀爬不同的岩石型態。幾個月前我和一樣熱愛攀岩的老公,遷徙到用中型載貨車改裝成的露營車,展開我倆「逐石頭而居」的流浪攀岩生涯,正式成為沒有地址的人。

Dave Anderson customized Nissan NV 2500 van

Dave Anderson customized Nissan NV 2500 van

和傳統的游牧民族不一樣的是,他們看哪裡的牧草青綠肥美就往哪裡去,等糧食耗盡,再悠悠地趕著牛羊遷徙到他處。而石頭可不會生長,更不會隨著微風搖曳生姿,我們挑選暫棲地的大原則是跟著太陽亦步亦趨,畢竟天雨岩壁濕滑,攀岩沒有戲唱。但如果真要好好享受逗留攀岩地的時光,那選擇地點的考量可多了。

ㄧ、氣候還是第一要素

在戶外攀岩要爬得開心,天氣是最大因素,最好是氣溫怡人,不冷不熱。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祈禱停留期間,不要下雨,尤其如果難得的年假就安排這麼一個攀岩旅行,細雨連綿不是掃興得很?雖然說介紹各地的攀岩區的指南都會附上當地的氣候概況,網路上也查得到過去幾年的下雨統計,但是天氣這種事情說不得太準,最好還是挑個乾燥季節長些的攀岩區,才比較保險。美國很多位在沙漠區的攀岩區,攀岩季節都相當長,比如說約書亞樹國家公園(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紅岩谷(Red Rock Canyon)等地方,攀岩季節一年中都有八、九個月。

路線:Toe Jam。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Photo:David E. Anderson

路線:Toe Jam。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Photo:David E. Anderson

受到海洋氣候影響的攀岩區,季節則比較短暫。西雅圖是有名的多雨,當地附近最富盛名的攀岩區是加拿大的史圭米希(Squamish),一年到頭除了夏天都在下雨,在夏天氣候穩定的時候,總是湧進相當多的旅人,夏季一般從六月中到九月中,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旅行攀岩者通常會將他們的行程規劃在七月中之後到八月下旬以前。

台灣的龍洞攀岩場具有相當特殊的地貌,又面對太平洋,朝暉夕暈視野開闊,和國際許多的攀岩場比較起來毫不遜色,但是相較之下卻乏有國際旅客問津,就是吃了氣候的虧。冬季的時候迎向東北季風,落雨紛紛,好不容易三、四月也許有個空檔,梅雨季卻又跟著來,夏季的時候,天氣倒是穩定,氣溫卻是炎熱,爬起來汗如雨下。等到好不容易秋老虎過了,東北季風則又來了。因此龍洞適合台灣本地或是在台灣長住的攀岩者,可以靈活地伺機而動。

但氣候最惡名昭彰的還是阿根廷境內的巴塔哥尼亞山區(Patagonia),那裡的天氣非常壞,多的是安排一個月的假期,卻只能在帳篷裡耗掉二十來天的例子。只是那裡的山勢磅礡,岩壁雄偉,岩質良好,心嚮往之的攀登者依舊前仆後繼。

技術性登山頭盔是必要裝備

技術性登山頭盔是必要裝備

二、岩壁面對的方向

攀岩區一般來說都會有許多不同面向的岩壁可供攀爬,在計畫的時候不需要特別注意岩壁面對的方向,只要到達時根據氣溫和自我對冷熱的喜好,再做微調即可。比如說氣溫太高,想要找陰影,則早上去爬西向的岩壁,下午去爬東向的岩壁,或是乾脆挑北向的岩壁即可。若是想要尋求陽光的慰藉則可背道而馳。

不過有時候在計畫的時候還是得考慮一下岩壁面對的方向,比如說龍洞攀岩區所有的岩壁都是東向,也就是說所有的岩壁在中午過後就會沒入陰影之中,夏日炎炎的時候,就最好下午再開始攀爬。美國優勝美地(Yosemite)的單繩距路線的岩壁大部分都朝南,加上當地岩壁都是灰白的花崗岩,很會反射陽光,要是氣溫太高,在這樣的狀況下攀岩很有可能中暑。

又或者,筆者常常在冬日寒冷的時候跑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去避冬,幾年爬下來,雖然說約書亞樹國家公園裡的路線有數千條,還是幾乎把陽光底下的五星級路線給爬完了。這下子想要再去公園裡享受好路線,要嘛就得穿戴多些,要嘛就得等到春暖時節。

在錫安國家公園練習大牆技巧。

在錫安國家公園練習大牆技巧。

三、路線難度

如果是拜訪一個新的攀岩區,則最好挑選路線難度範圍包含較廣的地域。一來往下可以用較簡單的路線來投石問路,看看自己和新地區的契合度。二來往上可以有足夠空間,挑戰自我極限。三來攀岩假期中都需要安排休息日,讓肌力有時間恢復以面臨更大的挑戰,如果當地的路線難度範圍很廣泛,休息日的配套行程也會更有彈性。四來路線難度的定義本來就相當主觀,路線難度通常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一樣的難度數字在這個攀岩地區和另外一個攀岩地區的感覺會很不相同。

一般來說攀岩者大概心裡頭都有個譜,自己大概可以爬到多少的難度。但是新到一個攀岩區,由於石質、環境、路線型態可能都和自己家鄉常常攀的岩壁不太一樣,而且所謂熟能生巧,在家鄉通常能夠爬到的路線難度會稍微高些。到新的地方,最好還是先下降兩級開始爬起,等到習慣該個攀岩區之後,再開始挑戰自己的極限,這樣做不但可以減少一來就受傷的機率,也因為和當地的岩壁更加親善,可以計畫更適合自己的攀登行程。再者如果這是第一次的天然岩場攀登,也最好有天然岩場和人工岩場的感覺會天差地遠的心理準備;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人工岩場的岩點都歷歷在目,而天然岩場的岩點常常需要自己摸索尋找。

Indian Creek. Photo: David E. Anderson

Indian Creek. Photo: David E. Anderson

再者,如果有計劃攀登該攀岩地區的長路線,則更是需要考慮難度。一般來說,攀爬長路線,對於攀登時間的計畫上比較緊張,而且健行到起攀處的路徑可能崎嶇,再來也必須保留一些體力以防非常狀況的出現,像是天氣突變或是自己抑或同伴受傷,或者是在各繩距的轉折上花的時間太多,需要提早撤退。加上攀登長路線通常不讓人有餘裕一再重試某個動作,這樣零零種種的因素加起來,挑選長路線的難度上最好保守,別一來就挑一條自己曾經爬過最難的單繩距路線的級數的路線來挑戰。

一般來說享譽經年的傳統攀登區域的路線難度的範圍都相當廣,可以放心前往,但是有些攀岩地區因為天然因素,還是不太適合初學者,例如拜訪優勝美地前最好累積一定的經驗,美國的印第安溪攀岩區(Indian Creek)也絕少有簡單路線。而運動攀登區域的路線難度範圍則很難說,有的區域的開發者希望大眾化該個攀岩區,則路線的難度範圍會較廣,但有的運動攀登處可能因為年輕,或是地形限制,高難度的路線會佔大多數,最好事先做好功課。

在Indian Creek爬裂縫需要準備許多cams。Photo:David E. Anderson

在Indian Creek爬裂縫需要準備許多cams。Photo:David E. Anderson

四、攀登方式

根據攀登裝備使用的多寡,攀登方式可以初略分為抱石、運動攀登、傳統攀登、需要加入人工攀登的大岩壁攀登、或是要到山野處需要攜帶露營裝備的高山攀登等等。各種不同攀登的類型都各有偏愛者。

抱石是需要裝備最少的攀登方式,只要一雙岩鞋、一個粉袋、一個抱石墊就可以消磨時光。但是抱石也可以是社交性最強的攀登方式,因為抱石的路線通常短,但是需要高強度,重複路線之間需要充分的休息,這時候就是確保他人、鼓勵他人、觀摩他人的好時機。筆者比較少抱石,不過美國最享譽盛名的抱石區就是南加州的主教城(Bishop)、德州的威克水槽(Heuco Tanks),全球上則有南非的岩地(Rockland),很值得一探究竟。

另外有一種路線較抱石路線為長,但是卻不用繩索保護的攀登形式,稱為深水獨攀(deep water soloing)。攀登者一般找到在深水海域旁的外傾岩壁,可以爬個十來二十公尺,如果墜落或是到頂即直接往下墜入水裡,讓水緩衝下降的衝擊,再游回岸上或者是船上。離台灣近的溫暖海域像是泰國和越南聽說就有很不錯的深水獨攀。

攀岩者在大洞穴中攀爬天花板

攀岩者在大洞穴中攀爬天花板

需要繩索的運動攀登和傳統攀登,國際上的說法一般會說,若要度運動攀登的假就去歐洲,喜歡傳統攀登則該去美國,尤其如果是裂隙攀登的熱愛者,美國會讓人樂不思蜀。這是因為歐洲有大量的石灰岩,而美國有很多花崗岩和砂岩的緣故。一般來說運動攀登地區少有長路線,但是歐洲可以找得到多繩距的運動攀登路線,攀登的時候還可以俯瞰山區裡的冰川,另外墨西哥攀岩勝地 El Potrero Chico 也有許多多繩距且難度不一的運動路線。

大岩壁攀登則一定要去優勝美地見識見識,美國高山岩攀的佳處為加州的東謝拉山區(Eastern Sierras)、華盛頓州的北喀斯喀特山區(North Cascades)、懷俄明州的風河荒野區(Wind River Range)等,不過這些地區的季節都以夏季為佳,且必須看前一年的落雪情況來預估蚊子肆虐的時段、高度以及嚴重與否。

五、攀登類型

岩壁構成的石質不同,會展現出不同的岩壁特徵,攀岩者也在這些不同特徵上發展出不同的技巧。一般來說,就攀登的技巧而言,分成兩大類,ㄧ是面攀登(face climbing),二是裂隙攀登(crack climbing)。面攀登基本上是利用岩壁上的微特徵來置放手腳,這些微特徵可能是凹進去的,像是大小洞孔、風化產生的小平面、岩壁的內陷等等;也可能是凸出來的,像是可以捏著的突出石條,倒掛的鐘乳石柱等。裂隙攀登則是指岩壁上有夠長的天然岩隙,需要以特殊的「塞、轉」技巧來攀登的攀登型態。根據裂隙的大小不同,可以塞進手指、手掌、拳頭、甚至整個人,再用轉字訣來卡住,常常也需要運用張力的方式來產生向上的力量等等。

DEA23 - Version 2

面攀登中有一項特殊的攀登類型,叫做斜岩板攀登(slab climbing),攀岩界通常鼓勵初學者多在斜岩板上練習,因為斜岩板上靠得不是抓拉大點,而是踩著小點或是踩著看似沒有點的岩壁,攀岩者必須信任腳底和岩壁的摩擦力,才會如魚得水。這樣的攀登習慣了,攀登者會體悟腳功的重要,不會老是著重在手可以抓著的地方了。斜岩板攀登通常可以在花崗岩的地形上找到,例如史圭米希有名的路線蛇(Snake),優勝美地的蛇岩脈(Snake Dike)的開始繩段等,華盛頓州還有一條爭議很大的長路線─無窮的快樂(Infinite Bliss)─即是二十三個繩距的斜岩板攀登。

鐘乳石地區的運動攀岩地區,可能會看到奇形怪狀的倒掛鐘乳石柱或者是石林,讓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泰國、墨西哥、菲律賓以及中國貴州格凸都可以看到不少這樣的路線。

談到裂隙攀登,則不能不大推美國猶他州的印第安溪,各種大小的裂隙都可以找得到,那裡簡直就是裂隙攀登的博物館或是運動場,一條長二、三十公尺的裂隙從地面往上直衝,也許從頭到尾都是手掌大小,或是拳頭大小,在這裡泡久了,不熟練各種裂隙攀登技巧也難。

但是在裂隙攀登中有一種大小特別的困難,這大小比拳頭大,卻無法把整個人塞進去,因此必須要交疊身上的不同部位,或是極靠身體的張力。這樣大小的裂隙稱為錯距裂隙(off-width cracks),攀爬的技巧非常特殊。印第安溪雖然也有一些這樣的裂隙,但是密度卻遠不及懷俄明州的 Vedauwoo 攀岩區。想要鍛鍊錯距技巧的,一定不可以錯過這裡。

年節將近,計畫好你的下一個攀岩旅行了嗎?不管你造訪的地方為何,也不論你的攀登目標在哪裡,別忘了以一顆開放的心,好好地融入自然和岩壁中,畢竟攀岩要攀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而開心攀岩也才會有最佳表現!

謎一樣的off-width攀爬聖地Vedauwoo WY

C0029

從八月底到現在一直在懷俄明州東南角的Vedauwoo攀岩區攀登。這個岩區乍看很像約書亞樹,石質也是花崗岩,但待久之後,就知道兩地的生態和攀爬都相當不一樣。尤其這裡岩面上的點摩擦力差很多,不像在約書亞樹隨便踩摩擦力都好的不得了。

四年前我第一次來這裡攀爬,吃足苦頭,這裡的岩質相當粗糙,還有大量攀岩者愛恨交加的off-width地形(off-width意指裂隙比拳頭寬,比屁股窄,爬起來很重技巧,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所以很少攀岩者在這裡攀爬,不會在岩面上留下一些血漬,不會在身上多些傷口和瘀青。但是這裡很容易dirtbag(美國俗語,在攀岩圈中一般指花費很少的生活),雖然有規劃的露營區,但是露營區外就是國家森林管理局(National Forests)的地盤,只要能夠找到不擋路的停車點,就可以免費露營(當然食水必須自行攜帶,上廁所可以去營區的outhouse),而且離州際公路I-80很近,手機訊號相當好,不至於和外界失聯,有工作上的郵件也不會耽誤。

C0026

這次是我第二次來Vedauwoo,苦頭也還是吃了不少,到鎮上補給不敢穿短袖短褲,怕有人認為我慘遭家暴,甚至昨天爬條線挫折感重到冒出情緒字眼「我恨這個地方」云云。深究其因,個人覺得這個地方的很多路線真的像謎一樣,有許多off-width路段不說,這裡的裂隙多為外開喇叭口,裂隙開口又是圓的,滑不溜手。爬裂隙時塞起來不太踏實。同時裂隙內不太平坦,放保護時不是太好放。此外,如果太專注於爬裂隙,常常會把路線爬難了,常常第一次爬我很不服氣路線的難度定級,但是往深處琢磨,才發現我必須要混合裂隙和岩面攀爬,有時候還甚至必須完全放棄爬裂隙,全程爬岩面,才是「正確的爬法」,才終於會肯定定級合理。

DEA 7463

因為慢慢覺得好像對Vedauwoo有些心得了,如果天氣合作,估計還要再多爬幾天,畢竟就這樣走了,實在不甘心。此外,在攀岩人口愈來愈多的今日,難得這裡既有「文明」的方便,又有出去一天難得看到另一個攀岩者的「荒野」感覺。加上天氣漸漸涼了,這裡的白楊樹好多都轉成漂亮的黃葉,站在路線頂上俯視重疊著針葉闊葉的層次,遠處大鳥翻飛的風景真是好看。而回到營地,傍晚時分在土路上漫步,層層雲霞襯托著夕陽更是美不勝收,有時順便還可以抓幾隻pokemon呢!(一笑)

C0022

相關連結:
2012年針對Vedauwoo寫的三篇攀爬日記(那年還真的好勤勞啊!):

 

懷俄明州─Titcom Basin

Wind River, WY

Wind River, WY

懷俄明州的風河山野區,緊接著佔翹楚的Cirque of the Towers,可說是Titcom Basin了。Titcom Basin位於風河山野區的北部,範圍基本涵蓋四個湖(上下Titcom Lakes,雙湖南面延伸出去的小無名湖,和東面的Mistake Lake),以及圍繞四湖區超過二十座山頭的險峻身形。由此處也可以接近進而攀登懷俄明州最高峰Gannett Peak。周遭的岩石山峰少數有簡單路線可以登頂,但大多數要求攀登者有能力攀爬優勝美地難度定級五級的難度,也就是技術性岩攀路線。

數年前我和Dave背了冰攀和岩攀裝備、露營裝備、以及數天的食物入山,準備利用北山脊(North Ridge)路線攀登Ellingwood Peak以及以及Tower 1 Gully路線攀登海倫山(Mount Helen)。前者為岩攀路線,路線難度大約5.6,長度約為五百公尺;後者則為冰攀路線,難度大約是AI 2-3之間,被認為是當區夏季仍可攀登的標誌冰攀路線。

Wind River, WY

Wind River, WY

Ellingwood Peak位於Titcom Basin四湖東方的一冰斗中,該個冰斗的代表性山峰為Fremont Peak,同在這冰斗上的山峰還有Jackson Peak、Knife Point Mountain、以及Elephant Head。在攀爬該山峰之前,我已經有許多多繩距攀登的經驗,也攀登過幾條北喀斯喀特山區的技術性高山路線。不過這一次有一點很不一樣,之前我總是有分段詳細的攀登路線圖可以按圖索驥,這一次攀登能夠取得的路線資料相對非常稀少,基本上就是告訴你怎麼抵達山腳下,然後沿著北山脊行進,再從較緩的亂石坡走下山。

Szu-ting Yi Ellingwood Arete 5.6, Wind River, WY

Szu-ting Yi Ellingwood Arete 5.6, Wind River, WY

山脊是相當明顯的特徵,在難度只有5.6的情況下,其實不太可能做出詳細的路線圖,因為只要巨觀上不偏離主要的特徵,微觀上可以走出許多不同的路徑,稍微走偏也很容易修正回來,不像攀登垂直岩面因為路線較為陡峭,也常需要連接裂隙系統,若是迷路不易回頭,所以至少該在重點處詳細標示。想明白之後,出發前先看準數條較緩的亂石坡哪一條才是真正連接到山頂的下山路之後,就本著輕鬆爬,如果覺得難度超過5.6就再想想是不是該修正的情況下,開心的登頂了,還意外的得到不受路線圖侷限的快活感。山頂上置放著一個金屬筒,旋開後裡頭有個護背的小卡介紹該山的攀登歷史,以及一本小冊子讓登頂者簽名或寫些話語,驚喜的發現前一對登頂者還是我們認識的一對夫婦呢,愛山者真是何處不相逢!

Wind River, WY

Wind River, WY

海倫山位於上Titcom Lake的東北面,露營於盆地的草地間很輕易的就可以看到海倫山的英姿,站在最前排的Tower 1,拔起將近有六百公尺的垂直落差,上頭的岩攀路線可稱為經典,許多人大老遠接近到此就只爬了Tower 1,不一定繼續往上登頂海倫山就下撤呢。攀登海倫山四周有許多方式,可走東面的冰川,北面的冰溝,西面的岩石路線等。

我們當時選擇攀登北面在Tower 1和Tower 2之前的冰溝,路線名稱為Tower 1 Gully,該冰溝經年不見陽光,夏天的時候冰也不會融化,而夏天氣溫緩和,雖在背陽面攀登,衣著也不需要太過厚重。這種高山永久冰溝和冷天氣才結成的冰瀑爬起來極不一樣,前者就是一斜度穩定的斜坡,後者則常見起伏,因此小腿肌肉因為地形的單調很快就疲乏了。接近山頂處可以受到溫暖的陽光照拂,極為溫暖,身上的夾克和手套馬上就穿不住了,到處也都是裸露的岩石,在找到適當地方拆卸冰爪之前必須小心翼翼的踏步。

Wind River, WY

Wind River, WY

下撤時我們沿著原路下,因為沒有多帶一條繩,每次垂降最多就是三十公尺的距離,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個V型冰洞(v-thread)來做垂降固定點,終於見到坡度漸緩,開始有些鬆軟的雪,才快樂的下攀回到起攀處。

風河山野區的面積相當廣大,Cirque of the Towers和Titcom Basin算是人潮最為洶湧的地方了,不過大多數的人是進來健行,或是釣魚,就算在旺季的週末,攀登者也很難在同一座山上看到另外一組繩隊。更別說其他步道較不發達,更難以接近的山區了。我還記得查看風河山野區的地圖時,到處都是等高線密集的地區,目前指南書上以及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路線數量,和當地的規模不成比例,可見得還有許多路線未見首攀。

因為在懷俄明州所以才寂寞的Fremont Canyon

Freemont Canyon, WY

Freemont Canyon, WY

2012年我剛開始Magic生活的時候,第一次造訪了懷俄明州的Fremont Canyon。那時候沒有停留太久,但已經感覺這裡是非常神奇的地方。岩壁是河道兩旁的垂直岩壁,雖有純裂隙,但大部分是岩面與裂隙混合的路線,也有少量的運動路線。

今年因為Dave想要進風河山野區(Wind River Range)攀登,一週前我們又來到了蘭德鎮(Lander WY),剛抵達時氣象報告連日預測午後雷陣雨,很不適合alpine climbing。因此就先去Fremont Canyon爬幾天。Fremont Canyon很適合Van Life,該說懷俄明大部分的地方都很適合Magic,荒野太多隨處停隨處睡;也找不到手機訊號,不過Magic可以自給自足,更可以專心攀爬。

到了Fremont Canyon之後,我又再次讚嘆這真是個美麗特殊的地方。攀登者不是健行到起攀處放下裝備開始攀爬,而是要從路線頂垂降到起攀處,假設垂降後把繩子一抽,更增加非爬到頂不可的決心。我目前只爬過部份嚮導書上兩星三星的路線(最多是三星),路線的品質相當好,可惜這裡攀爬的人太少,有的路線長滿了蜘蛛網、佈滿了灰塵需要清理。

我個人攀爬裂隙的里程數目前還是以沈積砂岩較多(Indian Creek,Moab周遭、錫安國家公園等),沈積砂岩上爬裂隙比較單純,幾乎不需要找岩面上的點,因為根本沒有或很稀少。花崗岩裂隙的技巧則比較多變,聯想力和觀察力都要豐富,結合岩面和裂隙的技巧才能發揮到百分百,相當有趣也很有挑戰性。而花崗岩裂隙多變化,基本上帶兩套cams加上一套nuts就綽綽有餘,不像Indian Creek,裂隙均勻,幾乎只能用cams,同樣大小的cams還要準備好多個,十足挑戰荷包。

雖然這幾天在那兒也因為雷陣雨的緣故讓我們攀登得斷斷續續的,但是因為Fremont Canyon幾乎沒有接近的問題,一下雨就趕快東西收一收跑兩步路到Magic取暖吃零食就是了,非常方便。Dave還趁這個機會製作了一個小影片。我想,如果Fremont Canyon不在荒涼的懷俄明州,一定是攀岩勝地。

短片─不一樣的道路,A Different Path

因為答應中國朋友經營的自媒體「裂縫TV」,在北京時間7/8晚上9點的微信群作一場線上分享會。Dave快速的幫我剪了一個「自介」影片給裂縫做宣傳之用。和以往他幫我做的影片不同,這次他也堅持出鏡。 🙂

懷俄明州─Cirque of the Towers

Jen Goings on the summit of Wolfs Head

Jen Goings on the summit of Wolfs Head

說到懷俄明州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牛仔:細膩描述兩位牛仔間的同志情誼,因為李安的電影而喧騰一時的著作《斷背山》,其故事背景即在懷俄明州的山區。對於喜愛戶外的人來說,懷俄明州更是天堂。除了赫赫有名的黃石和大提頓國家公園以外,為洛磯山脈穿越的懷俄明州能夠帶給戶外愛好者無數的驚喜,不論你想健行、攀登、泛舟、滑雪,這裡的天然資源都足夠讓你一輩子迷失在荒野之中。

我有一個好友,年輕的時候是位激流獨木舟的愛好者,即在懷俄明州泛了六年的青春,問她為什麼離開?不是因為泛盡了河,而是因為六年來,她竟數得出來和多少人有過對話。她說那裡太美了,但是她到了需要經常和人說話的年紀,於是遷徙到戶外環境良好但人氣旺盛的西雅圖。

我與懷俄明州荒野的第一次接觸,是拜訪位於其西部的風河山野區(Wind River Range),這個山區屬於洛磯山脈的一部份,山脈基本上為西北東南走向,綿延大約160公里,其中還包含懷俄明州的最高峰:海拔4207公尺的Gannett Peak。當時,我是去上美國戶外學校(NOLS)一個為期三週的課程,學習傳統攀登技術。前往的目的地叫做大教堂冰斗(Cathedral Cirque),冰斗是一種特殊的、因冰川切割所造成的地形。像是走進開放式的大劇場,只是環繞著我們的不是座位而是陡峭的山勢。

Jen Goings Wind River Range WY

Jen Goings Wind River Range WY

那三個禮拜露營在綿綿的草地,正對著的漂亮山勢是我們早晚餐的配料,沿著隱約的步道漫步前行,再蹦蹦跳跳過大石堆,就可以攀爬岩面上天然綻開的裂隙,回程仔細尋找還有許多野菜可以摘取。唯一不便的就是得對食物有妥善的儲放方式,要不然很有可能受到熊的侵擾。還記得一天在回程上,眼尖的同伴看到一隻在遠方奔跑的熊,牠一邊快速移動一邊翻起大石看看石頭下有沒有美味的食物。我們津津有味的欣賞著這難得遇到的野生動物,突然有人叫聲不好,牠可不是從我們的露營區跑下來的嗎?匆匆地跑回營地,兩個帳篷已經千瘡百孔,只是因為有人忘了帳篷中還有吃剩的糖果。

後來才知道冰斗是風河山野區的特色,億萬年前地表下有巨大的花崗岩層,冒出地面後被冰川活動慢慢地雕琢成今日的樣子。朝著地圖上等高線密密層疊的地方走去,就等著被光亮灰白的岩壁和陡峭的山勢奪去魂魄。而古早的冰川活動不僅帶來了冰斗,更造成了許多湖泊、山谷,加上茂密的樹林和溪流,風河山野區有令人咋舌的壯觀,更有柔和的靜謐,讓人敬畏卻不會讓人卻步。在眾多的此類地形中,最享譽盛名的莫過於Cirque of the Towers。

DEA 58152

七十多年前地理調查員命名的Cirque of the Towers,地處風河山野區的南端,包含眾多將近四千公尺、高塔般的聳立山頭,從三面籠罩住坐落其下的Lonesome Lake。當初因為地處偏遠少有人跡,現在因為步道系統完整,當地美麗的風光盛名遠播,夏日總會見到步道起點處的停車場車滿為患。

這些車輛的主人大部分應該是攀登客吧,花崗岩堅實,是攀岩者喜歡攀登的岩石類型。而無窮盡的花崗岩面和山頭已經累積了數百或是成千的攀登路線,難度的範圍分佈很廣,從極簡單的到需要數年練習的攀登路線。但是也有很多人來這裡不為攀登,只是想在湛藍的湖邊紮個營,看看湖面山勢的倒影,走進湖水中試試飛蠅釣(fly fishing)的功夫,或是爬個不需要技術性攀登的山頭。

我喜歡技術性攀登,親眼見識過大教堂冰斗的秀麗環境後,聽聞到Cirque of the Towers更是風河山野區的佼佼者,早讓我心生無比好奇。但讓我決心拜訪此地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許多攀登者視為壯舉的山峰串連。攀登者總是在尋找更有挑戰性的事情來做,當這裡的山峰都已經有路線登頂之後,新的挑戰就變成怎麼把所有的主要山峰串連在一起,一口氣爬完。等到成功完成山峰串連之後,新的挑戰就變成誰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Jamie Selda FA of Canine 5.11+ Wolfs Head, Wind Rivers, WY

Jamie Selda FA of Canine 5.11+ Wolfs Head, Wind Rivers, WY

這個攀登者稱為The Cirque Traverse的山峰串連,目前的記錄約是十個小時,這是從步道口出發到回到步道口的時間,其中包括進山出山來回大約30公里的步道,以及12個山頭的攀登和下降。這是個令人咋舌的速度,但是這12個山頭只是該地區的「主要」山頭,所以那邊到底有多少個山頭啊?

2012年的夏天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懷俄明州攀登,見識了當地原住民視為聖地的魔鬼塔(Devil’s Tower),也到了一些偏遠地方,需要將大背包頂在頭上渡過水深及腰的河水,才能抵達對岸零星的岩壁。心中念念不忘Cirque of the Towers,同行的夥伴要我耐心,說要打聽一下蚊子肆虐的情形。美國許多山野區都有這樣的問題,夏季總是有一個月蚊子的情況非常糟糕,不管怎麼樣擦防蚊液都抵擋不了牠們的蚊海戰術。而這個月究竟是六月、七月、還是八月,端看前年積雪和今年融雪的情況而定。

因為前一年沒什麼積雪,這一年倒沒什麼蚊子,我埋怨著我的同伴,說「看,只剩下兩天了,怎麼攀登?」儘管如此,就算只是走進去看一眼,也是滿足了心願,誰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會再來懷俄明呢?帶了露營和攀登的裝備,背著沈重的大包就出發了。

DEA 58112

進到Cirque of the Towers最直接的方式是利用Big Sandy步道,開始的11公里相當平緩,步道也大部分在樹木掩蔭之中,空氣清新,步伐踩起來軟綿綿的。步道開始爬昇之前,沿著形狀類似颶風的Big Sandy Lake的西北岸行走,最後在北端和另外一條步道交會,這條步道看起來毫不起眼,卻是鼎鼎大名的大陸分水嶺步道(Continental Divide Trail),全長5,000公里,步道基本上沿著洛磯山脈,從加拿大到墨西哥綜切美國大陸。

接下來沿著步道上標注往Jackass Pass的方向行進,步道開始變得不像原先那麼明顯,因為步道已走出樹線,開始混雜著岩石面了。慢慢地可以看到許多山頭,幾片零星的藍光透露出一些高山湖泊的位置。我特別喜歡蔥鬱的草地上零散地種了許多白色的大石頭的感覺。這些大石都是早先從高山上因為某種原因滾落下來的,然後再度找到可以讓它們屹立不搖的位置。它們的顏色和高山的顏色沒什麼不同,驕傲地像是小小的巨人。

DEA 50302

當天已經有些晚了,我們在經過的第二個湖泊North Lake旁找了個紮營地,東面和西面都緊靠著險峻的山勢,讓人嘆為觀止,可是我們還沒有到達Cirque of the Towers的中心地帶,也看不著那邊的主要山峰呢。隔天早上一大早起來,天色不很清朗,氤氳的霧氣瀰漫,美則美矣,卻怕不是攀登的理想天氣。等了好一會,雲霧沒有散去的跡象,嘆了一口氣,但還是要去參拜一下才甘心回程啊。

繼續前行,過了Arrowhead Lake,然後在山坡高處遙遙望見右手邊的Lonesome Lake,慢慢地我整個人就被眾山所包圍了,我將頭從右後方轉向左後方,又順時針地轉回來,都是山,高高低低的山,不同風貌的山,單一種顏色,卻一點都不單調,只顯得美好與崇高。

藍天在這時候出現了,沒有攀登裝備的我們,只好爬了一座技術性在優勝美地難度定級三四級間的山峰Overhanging Tower,一邊爬我們看到相鄰的Wolf’s Head的山脊線上有兩個攀登者的身影,好奇心作祟下拿起單眼相機放大來看,可不是我們的朋友嗎?看起來他們的目標正是山峰串連。Overhanging Tower是他們下一座要登頂的山,於是在山頂等待,開心地和他們擊掌之後,再一起下山。他們接著攀登下一座山峰,我則一邊走一邊回頭望,不甘心地慢慢跺回營地,準備出山。Cirque of the Towers果然名不虛傳。

路線資訊

交通資訊:開車前往Big Sandy步道路口。鹽湖城是最近的國際機場。若從鹽湖城租車前往,經由I-80 East在Rock Springs附近接往US-191 North,往北開接入東向的28號公路,過了Farson鎮再往東開大約2英里之後,可以看到前往Big Sandy的標誌,往該方向行進之後,一路遇到十字路口即跟隨Big Sandy的標誌。這段路會有大概40 – 50 英里的砂石路,不是很好開,但是普通的車子慢慢開是沒有問題的。

步道資訊:從Big Sandy步道口(海拔9,080英呎)一直到Lonesome Lake大約是14公里,Lonesome Lake是前往觀看山色的健行客經常選擇的紮營之所,攀登者通常會選擇紮營在離山峰較近的地方,不會下降到Lonesome Lake,而是沿著另外一條不是太顯明的步道,經過North Lake、Arrowhead Lake到山峰腳下。從步道口行走大約8.4公里就會抵達Big Sandy Lake,這一段步道非常平緩,大約只上升不到兩百公尺。步道沿著湖邊走,到了湖的東北角會看到前往Jackass Pass的標誌,跟隨那標誌往北方行進,最後會到Jackass Pass(海拔10,800英呎),其中有2公里的路徑頗為陡峭。過了Jackass Pass之後步道急轉直下往Lonesome Lake行進。

最適季節:六月到九月初。七月八月最好,但經常會有午後雷陣雨。

注意事項:山中有熊,食物貯存需要注意。露營需要攜帶防熊罐(bear canister)或是將食物懸吊在大樹上。因為經年的遊客眾多,湖水必須處理過後才能引用。

熊的問題會隨著旅客人數的增加逐年嚴重,近年來美國許多地方的露營區開始強制規定露營者使用防熊罐,去之前建議打電話去管理局詢問最新的規定。Cirque of the Towers歸國家森林處管轄,可以以下述方式聯繫:

Bridger Teton National Forest
Pinedale Ranger District
29 East Fremont Lake Road
PO Box 220
Pinedale, WY 82941
(307) 367-4326

保持那分好奇心

DEA57

最近為攀登雜誌《Alpinist》的On Belay專欄,寫了一篇文章,On Belay專欄基本要求作者以攀登經歷為經,來引出作者對攀登的理念,可以是為什麼走上攀登,或者是該攀登引發作者哪些對人生的思考等。雖然文章以第一人稱行文,編輯非常要求給予讀者足夠的空間閱讀、思考、以及體會。也就是我不能直接把結論一翻兩瞪眼的寫出來,而需要以描述的方式,讓讀者腦海中能夠浮現出畫面,進而感同身受。

還記得在開始的草稿,有一段我比擬研究和攀登,我是這樣寫的:

探索未知是研究和攀登共同的核心價值,也是兩者吸引我的地方。

編輯說,他很喜歡這樣的比擬,但是這句話太簡單、抽象了,需要我再深入描寫一番。

雖然我在學校裡做了多年的研究,但是具體的將研究這檔事圖像化還真是難倒我了,我最後描述了研究和攀登帶給我的類似感覺。

我描述研究時有新發現、新想法的興奮,實驗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不管哪一種結果都對人類共同的知識庫做出貢獻,而這股向外的好奇心給我確確實實活在世界上的篤定感。到未知的地域攀登也是一樣,而攀登必須用自己全副的身心而非電腦來從事實驗,存在感也加倍。

人類全體的知識庫不是憑空得來的,回首十年前社會已經和今日大為不同,因為這十年來眾人站在過去的基礎上,繼續往外擴展。這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註腳。

偶爾,我有種知識傳遞的方式實在太落伍的感嘆,如果可以和別人的頭一碰,彼此就可以完全吸收理解對方的知識庫,那麼文明的演進是不是會更精彩?不管怎麼說,我個人相當肯定探索未知的價值。也因此當初看到NASA研究員寫的「為什麼探索太空」這文,非常感動。

這一篇文章是1970年Ernst Stuhlinger博士回覆給Mary Jucunda修女的信件,針對修女的提問:地球上有這麼多瀕臨餓死的孩子,為什麼還花那麼多錢探索火星?博士的回覆相當誠懇(閱讀全文,請參考以下的連結:英文《Why Explore Space?》中國譯言網的中文翻譯《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裡頭有一個小故事,數百年前一位富人用錢周濟窮人,同時並贊助一個喜歡研究鏡片的個人。村民對富人贊助該人「沒用的興趣」感到憤怒,認為錢沒有用在有價值的地方,但是後者的研究最後成就了顯微鏡,推進了醫學的發展,救了無數人。

當然那個人的研究最後證明是「有用」的,也許有人會說,太多研究都是無用的,浪費錢而已。但是我也不會否定那些「無用」的研究,因為探索未知這件事本身就是擴展人類集體的知識庫,誰知道這塊多出來的知識,不知道多遠的將來,會被某人用在有用的地方呢?

攀登也常被斥為無用的行為,許多攀登者也常自嘲自己不過從事著無用的嗜好。但是回首攀登史,許多為了克服山區氣候以及險峻地形而發展出來的技術和裝備,也大量用在他處「有用」的地方,而探險者對極地苔原的科學研究也豐富了人類的文明。而回到攀登本身,當攀登者對於眼前的目標盡力,而從努力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時,也可以帶給自己和所處的社群正面的力量呢。

攀登如此,許多其他的個人嗜好亦如是。

Szu-ting Yi climbing Eagle Peak East Siguniang Range  Sichuan China

Szu-ting Yi climbing Eagle Peak East Siguniang Range Sichuan China

攀岩究竟要不要戴頭盔?

攀岩究竟要不要戴頭盔?似乎沒有個標準答案。

在人工岩場裡似乎從來沒有看到有人戴頭盔?許多雜誌上的照片,那些神采飛揚的運動員好像很多也沒有戴頭盔?

運動攀登路線比較少見到有人戴頭盔。傳統攀登路線,登山路線似乎大家都戴頭盔。我有些朋友乾脆就用二分法,運動不戴頭盔,傳統必帶頭盔,但這個二分法精準嗎?

傳統攀登常見攀岩者戴頭盔

傳統攀登常見攀岩者戴頭盔

運動攀登時則比較少見到攀岩者戴頭盔

運動攀登時則比較少見到攀岩者戴頭盔

我個人是頭盔擁護者,尤其現在的頭盔製作的愈來愈輕,我已經很難感覺到它的存在,因此對我而言,攀岩戴頭盔就好像開車繫安全帶一樣,是個反射動作,有時我沒戴頭盔反而感到很奇怪。

我是頭盔擁護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一開始學攀岩就從傳攀開始,路線不陡,攜帶的東西多,墜落的時候有較大的可能東碰西撞,路線上方也有更多可能會掉到我頭上的東西(落石,上方攀岩者的裝備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我開始攀岩不久,頭盔就救了我一次。

那年我在一個多繩距路線上,懸掛在固定點上,幫攀岩節遇上的一個繩伴確保,他來了個幾乎是系數二的先鋒墜落(表示墜落給系統的衝擊很大),我讓這個力道猛力的往岩壁拉去,前額用力的敲上岩壁,再來是以為會掉落的兩顆門牙,後來下唇縫了三針,手腳傷痕無數,當天的攀登當然以撤退收場。(註:這個意外的完整故事,收錄在《睡在懸崖上的人》一書中。)

當時要不是我的頭盔保護了我的前額,我一定會腦震盪,然後不知道誰可以來救我。那次經驗之後,戴頭盔變成我的信仰,傳統攀登必戴,運動攀登也一定戴,就算我在運動攀岩地區顯得格格不入,我也不在乎。

運動攀岩區El Protrero Chico Mexico

運動攀岩區El Protrero Chico Mexico

沒想到我這個好習慣,今年一月在墨西哥的運動攀岩區El Potrero Chico又救了我一命。那時候先鋒一條路線,在難關處有一個lieback的動作,然後抓到某個手點,之後要靠極佳的平衡感,穩定自己進入一條小裂隙後,再往上爬好一小段才能掛到下一個bolt。

難關之前的那個bolt其實位置不是太好,我lieback的時候如果沒有特別注意,很容易就把腳跨到繩子前面去,該個手點又不是我預料中的jug,而是個sloper,一急平衡感沒抓好,就墜落了。左腳被繩子絆到,整個人倒翻過來,頭用力的砰一聲撞上岩壁,我慘叫一聲,然後幫我確保的Dave以為他就此沒有老婆了。儘快的把我垂放下來,沒想到我安然無恙,就是左後膝被繩子磨得瘀青,頭盔也報廢了。

在墨西哥的El Potrero Chico救了我一命的頭盔

在墨西哥的El Potrero Chico救了我一命的頭盔

我相當沮喪,不是因為墜落,而是我覺得我犯了初學者的錯誤。繩子和身體的相對位置是先鋒者需要常常注意的,這樣墜落時才不會絆到繩子,才不會發生摔了個頭下腳上。但是之後我與幾個教練和朋友聊天,發現這些攀爬經年的攀岩者,也不是就沒發生過墜落時絆到繩子的意外。有時候bolt打的位置不好,攀岩者力竭頭腦一時沒跟上,或者是地形造成自己容易跟繩子牽扯不清(比如說爬裂隙),或是自己覺得下一個是大點,先抓到再調整位置還來得及等種種原因,讓繩子與身體的相對位置錯了。

當然翻了個頭下腳上未必代表人就會撞上東西,如果離地遙遠,岩壁的角度又極外傾,不管你怎麼墜落,整個人都會是掉到空氣中不會有事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運動攀登者不戴頭盔的緣故。但是請注意,這並不代表運動攀登=不需要戴頭盔。許多運動路線還是垂直或是近乎垂直的(難度也未必就簡單),有的運動路線也有許多突出來的東西(比如鐘乳石),這時候如果怕萬一,還是戴頭盔為妙。

那究竟該怎麼樣決定要不要戴頭盔呢?法律沒有規定攀岩者要不要戴頭盔,所以這基本上是個個人選擇,在考慮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是問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麼戴頭盔?不外乎以下兩個原因:一、怕頭撞上東西;二、怕東西掉到頭上來。

攀爬的時候,頭撞上東西一般是墜落發生的時候,受到衝擊的可能是攀爬者,也可能是確保者。因此單段路段若不是足夠陡峭,又有外凸的岩石,我一般會戴頭盔。另外這還和你的確保者相關,如果確保者不懂得動態確保,有時候岩壁外傾的不夠,還是會讓你撞上岩壁,不可不慎。至於多繩段的路線,則都會戴頭盔。

技術性登山頭盔是必要裝備

技術性登山頭盔是必要裝備

可以掉到頭上來的東西很多,落石、落冰、掉的裝備是常見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技術攀登高山的人都戴頭盔;攀爬的路線還新,岩質狀況還不是太穩定,或是上方有人在活動,也要戴頭盔。美國猶他州的一個運動攀岩區Maple Canyon,路線陡峭,但岩壁上的石頭可能脫落,確保者反而比先鋒者更需要戴頭盔。靠著優勝美地酋長岩的岩壁健行,也最好戴頭盔,要不然從上方三百公尺處掉下來的岩楔,可能就送了你的性命。

那我有沒有不戴頭盔的時候呢?還是有的,基本上是下列幾個情形,不過我似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攀爬的時間,都跟我的頭盔形影不離:

  1. Top Rope攀爬,而且確定上方不會有掉下來的東西時。
  2. 先鋒攀爬,岩壁外傾,我非常確定怎麼墜落都撞不到東西的時候。
  3. 有些off-width的路段,戴頭盔會卡住爬不過去,只好暫時除下頭盔,等該段爬完之後,再把頭盔戴上。

大牆故事─攀登錫安公園的大牆路線

錫安國家公園。

錫安國家公園。

待得大牆的基本練到某個階段了,該是時候把這些技巧用在真正的大牆路線上了,但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我的繩伴還是沒有著落。和Dave一起腦力激盪,列出可能人選,這個人需要懂得多繩距的系統,會傳攀,會人工攀,還要有爬大牆的企圖心。終於鎖定朋友Lauren,雖然她家離錫安公園有一段距離,但曾經在錫安爬過一兩條線,了解錫安的岩質和攀爬特性。果然她很開心地回覆,說有兩條線她已經想蠻久的了,一條是Prodigal Sun,另外一條則是Crack in the Cosmic Egg。我打蛇隨棍上,說「要不妳來兩趟,兩條都爬?」可惜她工作的空檔讓她只能湊出兩天的時間,只能爬一條線,而在那時Prodigal Sun也暫時禁止攀登,因為正值一種鷹類在該路線所在的砂岩牆上築巢孵育下一代的時候。大自然可不是只是人類的,為了怕打擾牠們的生態,攀岩者也暫時不能攀爬該砂岩牆上的所有路線。那麼就是Crack in the Cosmic Egg了。

在錫安國家公園練習大牆技巧。

在錫安國家公園練習大牆技巧。

筆者在路線Touchstone練習大牆攀登技巧。

筆者在路線Touchstone練習大牆攀登技巧。

我看了一下路線說明,在人工攀登的難度上,屬於C2+,這表示比初學者的路線稍微難一些。中間可能需要使用些極小、無法承受太大受力的保護裝備,但是承受人身的重量和輕微的墜落力道是沒有問題的。再仔細看還有兩小路段需要使用鉤子,鉤子有大、有小也有不同的形狀,根據地形,使用時把鉤子輕輕掛上,然後放上繩梯,踩著繩梯往上,等到過了該路段,就把鉤子收回裝備環上,不能當作攀登墜落時的保護裝備。如果攀爬路段有極多連續的鉤子路段,就會有極長的一段路是沒有保護的情況,會蠻可怕的。幸好這路線的鉤子路段只需要連續使用鉤子兩次。

月兒彎彎掛在岩牆上。

月兒彎彎掛在岩牆上。

我們沒有吊帳,路線上也沒有適合的平台可以過夜,於是我們決定先用繩子鋪好前四段的路,然後垂降回地面睡覺,隔天早上沿著鋪好的固定繩上升,再繼續攀登接下來的路段。在Lauren還沒來之前,我協同Dave先鋪第一段的固定繩。離地的前兩個動作就得使用鉤子,雖然接下來有一條裂隙,卻小到我只能放進很可疑的岩楔。剛離地是攀登者最需要全神貫注的了,因為墜落有碰地的危險,更何況在保護的情況很可疑的情況下,我有些緊張地繼續往上爬,但是確保的Dave比我更緊張。好不容易到了可以放進一個優良岩楔的地方,兩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三段都是極細的裂隙,第二段和第三段的難度是C2,第四段簡單些是C1。我先鋒C2的時候,連放了兩個大約是我小指頭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岩楔,看它們與岩壁貼合地天衣無縫,我深吸了一口氣,就信任它們的力量,踩上繩梯了。果然只是自己嚇自己啊!當天順利地和Lauren架好到第四段的固定繩。

我和Lauren攀登錫安的大牆路線:Crack in the Cosmic Egg。

我和Lauren攀登錫安的大牆路線:Crack in the Cosmic Egg。

隔天我們起了個早,駕車進公園的時候,一個人影也沒有,只有野火雞大剌剌地在路中散步,但是車子一靠近也就咯咯咯地散去了,但卻有一個特大號的火雞硬是逗留在路的正中央,緩緩地靠近後,Lauren呵呵大笑掏出她的手機拍照,原來那不是特大號的火雞,是兩隻火雞正在辦事啊,真是對不起打擾了。

接下來的路段並不是特別難,也一直要到最後一段才會使用鉤子,可惜人工攀登相當耗時,我們到了最後一段的底部時,夜幕也即將落下。於是忍痛放棄最後一段的攀登,開始垂降下撤。在一段垂降上,繩子的一頭卡在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後頭的縫裡,我和樹枝樹葉奮戰了好久,才滿頭大汗地抵達那該死的縫,左扯右扯仍然沒有撼動繩子分毫。突然眼前亮起一團綠光,什麼都看不見,原來岩壁底下的旅館有人正拿著雷射光筆對我們指指點點,拿我們的安全開玩笑,我氣急敗壞地豎起了我的中指,可惜他們看不到吧。良久以後,綠色雷射光才退去,我還是拉不出繩子,只好亮出小刀,斷尾求生。至少看到大概切掉的距離,估計不會影響下撤。

我和Lauren在黑夜中垂降,可恨居然有人用雷射筆對我們指指點點。

我和Lauren在黑夜中垂降,可恨居然有人用雷射筆對我們指指點點。

終於到了地面,背著一堆裝備往下走,白天時走上來已經不容易,現在黑漆漆地走下去更是找不到來時的路。加上要把這兩天用到的裝備都一起背下去,背包沈重到影響著走下坡路的平衡,果然在某一當兒一腳踩空,重力拉著背包拉著我往下倒去,在微弱的頭燈光線下,我赫然看到即將要栽進的仙人掌叢,說時遲那時快,努力地做了個轉體,整個人就栽進更下方的灌木叢了。一些細微的尖刺還是戳進了手掌和屁股外緣,但比起整個人栽進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大牆故事─野的動人心魄的錫安公園

錫安公園的野和壯闊讓人心動。

錫安公園的野和壯闊讓人心動。

2014年為了練習大牆攀登的基本,我在一月來到了美國猶他州的錫安國家公園(Zion National Park)。這是我第三次拜訪這座國家公園,前兩次拜訪時雖震攝於她的美,卻因為氣候和人潮等原因而來去匆匆。這次我從一月一直待到四月初,前兩個月份日照時間不長,日出前、日落後也讓人冷得哆嗦,是公園的淡季,但我卻因為公園的冷清以及珍惜能夠慵懶地領略冬陽的美好感覺,而深深地愛上這個地方。

冬季在錫安公園裡頭健行。

冬季在錫安公園裡頭健行。

猶他州可能是美國50個州裡頭我最喜歡的一州了。除了一些主要城市,是個非常荒涼的地方,一般大家提到的美國西南荒漠區,猶他州即為代表。氣候乾燥、綠意不多,但地理景觀卻是詭譎豐富。熾燄的橘紅色是這裡沈積砂岩的主色調,在長期的風化作用、冰雪反覆結冰消融、河水切割等因素的運作下,成就了廣大荒漠中座座各具特色的高塔,像凱旋門形狀的大石橋,聳立的大岩壁等令人咋舌的地標。但是這還是容易一目了然的,許多來猶他州的探險客則是來探索不是那麼容易就看得見,埋沒在底下的地理財富。

這些探險客沿著神秘的入口,垂降進入深深的峽谷,很多時候通道狹隘,也經常需要涉水或是泅泳,日光也不一定照射地進來。但是峽谷內的砂岩紋理和色彩鬼斧神工,整個探險的過程也神秘莫名。這個所謂「細峽谷」(Slot Canyon)的探險,是猶他州的招牌。但是探索細峽谷有其風險,第一水可能極寒,要謹防失溫;但最可怕的還是突來的水漲。因為岩石不吸水,就算遠處下雨,這些細峽谷的水位也會突然升高,而讓人滅頂。

錫安公園裡磚紅色的陡峭岩牆。

錫安公園裡磚紅色的陡峭岩牆。

而錫安公園在美國攀岩界的名聲,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野」。國家公園內的景觀道路也許人滿為患,但是從道路的兩旁沿著攀岩者踩出的若隱若現的小徑往上走幾步路,仙人掌、杜松樹馬上遮蔽了塵囂。這些小徑都不太好走,陡峭不說還因為沈積砂岩牆下鬆軟的紅色沙土,很容易讓人進兩步滑下一步,經常需要手腳並用。如果一個不小心絆倒了,落地的時候還得注意是否會落入仙人掌尖刺的陷阱。有些知名的攀登路線還需要涉水過河,水漲時就只能望牆興歎,水淺時又偏偏是水極冷的時候。當然攀登者得到的回饋是極為豐足的,終於到了岩壁根部,要不是一條條漂亮的裂隙,要不就是怎麼看也看不到頂,讓人興起攀登的雄心壯志的大岩壁。

錫安公園裡河水中的綠意。

錫安公園裡河水中的綠意。

除了接近岩壁的路徑野,岩壁的高度讓攀登者的心野,岩質本身也讓攀登活動野性十足。沈積砂岩並不是那麼強壯的岩石,在不同的沈積砂岩中只有部份幾種的砂岩的岩質足夠堅硬,讓攀岩者可以攀爬而不用過份擔心安全的問題。儘管如此,每次爬起來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沙沙」的。踩岩板(slab)的時候會覺得腳底下滑滑的,摩擦力不太足夠。爬幾條裂隙下來,用來纏手保護手背手指的白色膠布變成橘色的,衣服也蒙上了一層灰。如果下雨了,砂岩吸水之後會變軟,更是需要在放晴之後等待足夠時間,要不然扳落、踩掉手腳點不說,還有可能破壞了經典路線,變成眾矢之的。

等到四月旅遊旺季一到,就不能開私人的車進錫安公園,必須乘坐接駁車。

等到四月旅遊旺季一到,就不能開私人的車進錫安公園,必須乘坐接駁車。

安靜的錫安也是練路跑的好地方。我們露營的土路區是在錫安公園外大約8公里的小鎮邊,從露營區到錫安公園的路口就是我經常練跑的路段,我最喜歡從小鎮往錫安公園的方向跑,開始的時候只會看到鎮上零零落落的房子,還有一片既沒綠葉也沒有果實的蘋果園,接著可以看到蜿蜒的維琴河,以及河旁迎風招展的三角葉楊,慢慢地就開始精彩了,左邊驀地豎起一座砂岩大牆,右邊連續的砂岩牆強勢地映入眼簾,真不知道目光要放在哪裡是好?有時,日光反射著砂岩牆淺白的部份,讓人睜不開眼;有時,砂岩牆上方掛著一輪明月,它的聲勢不再咄咄逼人。但我最愛的還是接近黃昏、且當日雲層籠罩的時候,那時候的光線啊,有紅、橙、橘、藍、紫等眾多色彩,而砂岩牆在這樣的光彩下紅得像是一把火在燒似的,西遊記裡頭的火焰山也就不過是這樣吧?斑斕的雲彩雖也極美,卻不搶戲,把砂岩牆烘托地令人心醉。雖然知道只是近黃昏,但那時常衷心希望好時光能維持的久些呢!

錫安岩壁在水中的倒影。

錫安岩壁在水中的倒影。

Page 2 of 5«12345»

台灣女孩. Chick From Taiwan

我是本站的作者,易思婷,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我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我的冒險本質。我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而這個網站,記錄我的求知和探險,是個累積快樂的地方。「台灣女孩」的臉書粉絲頁

《睡在懸崖上的人》新版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2012年出版,在2017年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文字青澀,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推薦給大家。在博客來購買本書。

《我的露營車探險》

2016年11月出版的《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了我和先生Dave Anderson,四年多來住在親手打造的露營車Magic,遊遍美西絕美荒野的故事和領悟。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在博客來購買本書。本書影片

《傳統攀登》

2014年7月出版。我的第二本攀岩工具書,也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針對該主題的專書。從淺入深系統化地講解傳攀:置放岩楔、架設固定點、多繩距攀登、自我救援等。每個主題下,說明該主題的理論基礎,再示範目前主流的一種到多種作法。在博客來購書。

《一攀就上手》

2013年10月出版的《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攀岩工具書,從基本知識到技巧、裝備添購與下撤。希望藉由此書帶領初學者系統化的進入攀岩的殿堂。在博客來購書。

《睡在懸崖上的人》

這本《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在 2012 年 7 月出版的書籍。副標很長「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不過它倒是挺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究竟要說些什麼。本書影片。在博客來購買本書。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