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談對自由的憧憬

073DSC09151

好多天前收到一封訊息,「小Po,為什麼妳最喜歡alpine rock?」

為什麼?因為它在那裡嗎?我沒有馬上回答,我得好好想一想。

後來發現,我好像也不是「最」喜歡alpine rock climbing。幾年前,也許我會說alpine是我的最愛,但現在的我對各類攀岩形式的喜愛不分軒輊,所以正確的說,我愛climbing,最愛的攀爬媒介是岩石。但如果不是最早對alpine climbing的執著讓我留在攀岩界這麼久,也許就沒有探索其他攀爬型式然後愛上它們的機會了。

為什麼當初最愛alpine climbing呢?追根究底,我覺得是機緣和自己從小對自由的憧憬。

自己在非常壓抑的價值觀中長大: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身為女性,接收到的訊息似乎更加壓抑,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穿著打扮要得體,講話舉止要端莊,要不然以後怎麼會有男人敢要你?我小時候經常與母親辯論為什麼我就得這樣那樣,母親也答不出來,但我還是乖乖的長大了,只是心頭很憧憬自由自在。

還記得學生時代有個廣告,廣告詞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那句話被學校導師批評得一無是處,青少年時代的我想,為什麼不可以?那時候很迷金庸小說,最憧憬想成為的人物是令狐冲,沖虛道長說他為人隨隨便便,我就是很想隨隨便便甚至邋邋遢遢,但是女生不可以。

所以後來在美國求學的時候發現戶外,我很開心,開始只是走走步道露露營,但步道外的世界呢?慢慢我走出步道,學習並從事英文說得bushwhacking和off-trail hiking。但是再之外呢?於是我學習mountaineering,嘗試Denali。然後呢?一直到我接觸到傳統攀登,我才真正能夠想像登山中自由的面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早期我念茲在茲的目標就是首攀(first ascent),前往不認識的山峰岩壁,沒有路線圖,沒有人告訴你該怎麼做,然後找條路上去,再找條路下來,不是很棒嗎?對我來說,簡直棒透了。

但其實也沒真的那麼理想,早期幾次的首攀嘗試,攀登經驗較多的Dave老是會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很尊重他的意見,但後來開始不耐他的過度保護,如果你問他,他一定會笑著告訴你,我最常跟他講得話就是「Don’t tell me what to do.」或是「Stop using the word ‘should.’」

為了在兩人的繩伴關係中突破,尋求更多的話語權和獨立性,我開始走成為AMGA Rock Guide的道路。在AMGA衡量guides的標準中,有一項叫做mountain sense,我覺得是最抽象,也是最難的,尤其對我這個沒有從小就在山裡混的人。就我現在的體認,mountain sense就是進了山中,你知道哪裡能去哪裡不能去,從哪裡上從哪裡下。山裡的環境說起來其實很單純,所以獲取mountain sense的理論基礎也不是特別難,但是一定要有大量的經驗為輔,才會有悟的感覺。有了mountain sense,自由就跟著來。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翻作《登山聖經》的那本書,英文原名叫做Mountaineering: The Freedom of the Hills。

063IMG_20170904_092817126_HDR

但是自由感非得要到山裡尋嗎?其實不然。我最近讀到一本書叫做《Original Strength》,裡頭的主要論調是說,人生來是該動的,人體是設計來動的,為什麼成年人沒有像孩子們那麼靈活,不是因為「老」了,而是人似乎成長到某個年紀進入社會後,就老是坐著,老是不動,身體察覺到你不動就把那份功能給省下了,腦袋裡和該些動作連結的線路也被砍掉了,人體也是會最佳化的。但是如果有持續訓練,還是能做出年輕時可以做出的動作的。

該書經常引用另外一本書《The Well Balanced Kid: Movement and Early Learning》,該本書說發展中的孩子需要常動,動作和認知系統的發展息息相關。最近我還看了許多其他探討身與心的聯繫的書籍,心理影響身體,身體影響認知,人的構造是很精密的。(註:小Po另外一本推薦《Presence: Bringing Your Boldest Self to Your Biggest Challenges》)我甚至發想,目前大眾擔心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其實不會,因為人類的身心合一的極限還沒完全研究開發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Star Trek裡的Borg是半有機半機械了,有機體是有它的優勢的。犧牲孩子的體育課,讓他們坐著考數學試卷,是大錯特錯的。

從小坐在課椅上長大的我,慢慢失去孩童時代有的協調性和活潑度。當我讀Original Strength的時候,我回想到小學三年級還是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喜歡在教室走廊上跳馬背,上課鈴聲響了都不願意回教室,老師說,「好,你們這麼喜歡跳馬背,我們乾脆這堂課到操場上跳個夠!」於是她帶著全班,分成幾組,每一組都排成一列彎下腰來,最前頭的同學開始跳跳跳馬背,跳完整列後就在行列最後頭彎腰成為馬背。我們跳了一整堂課,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所以我是可以跳的,怎麼現在不能All points dyno呢?幸好至少動態動作慢慢好了。

因為享受在山裡的自由,我持續的有在攀岩,進步的很慢,但終於好多年後,身體也醒來了。現在我對動作的世界非常著迷,而身體做出想要的動作,流暢的完成問題的時候,我得到巨大的自由感。除了攀岩,我也做些瑜伽,曾經在一本瑜伽書上看到談asana,也許有些瑜伽動作乍看之下做不到,但是如果開始並持續嘗試,會感受到從impossible到possible再到easy的過程。而從impossible到possible其實有個重點在於連結神經元。也就是說身體嘗試去作該個動作,除了身體知道你要他做,腦子也開始做準備。當然這是個漸進的過程,但是開始就是契機。攀岩也是一樣,所以嘗試比自己現在能力高上兩三級的難題是有價值的,就算在兩三個月內沒有辦法完成該問題,但是你已經為解決該問題啟動了身體和腦袋。不啟動會一直停留在impossible,啟動才會有希望終究變成easy。

人體的適應力很強,只要持續去動,就會發現能做到的動作愈來愈多。讓Kettlebell成為主流訓練方式的Pavel Tsatsouline有一次談到柔軟度,說怎麼訓練劈腿,但是劈腿幹什麼呢?能當飯吃嗎?他說也不是真為了什麼特別的用處,但是知道自己能劈腿,就覺得整個人好自由。能在動作的世界裡悠遊也是這樣,好自由。雖然我現在的動作世界還像個小池塘,但我相信會慢慢變成大海。

不過我追求的倒不是學生時代的廣告詞,「只要我想要,有什麼不可以」,我追求的是有原則性的自由。驕縱的任性其實是找不到自由的,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尊重他人,尊重環境,掌握訓練的原則,以及自然的作息,才會得到讓人暢快淋漓的自由,但這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害怕和相信的平衡點?

038DSC08310

一月初收到位聽眾的來信,卻因為工作和進山的關係,拖到現在才答覆,不過這個問題真的很好,我多了將近兩個月的思考,也許能回答的更好些。

背景資訊:2017年終小Po回台灣的時候,曾經在北中南演講「從攀登活動談風險控管。」裡頭講了許多小故事。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剛認識Dave的時候,他總說擔心我「太相信攀爬的媒介,」因為小Po是攀岩者,也就是說我太相信岩石了。後來我在首登四川大仰天窩峰的時候,就在先鋒途中,手抓的岩點鬆脫了,然後人也開始墜落,當時我第一個念頭是往下看,看看前一個保護放在哪裡,墜落的軌跡會不會撞上東西,當時雙手也下意識的揮舞,結果在保護停住我的墜落之前,抓到個大點停下來了。自該次之後,我對於岩質的關注程度大為增加。

演講聽眾的問題如下:

小po 妳好
前陣子在台中烏日的破舊二廠有去聽妳分享風險控管的講座。我印象很深刻是妳提到,Dave跟妳說妳太相信妳攀爬的媒介,而妳也有幾次差點滑落的經驗。這幾天我和朋友去爬山,台灣的大霸線,昨天剛下山,過程中讓我想到也很好奇的是,在幾次這種差點滑落的經驗之後,要如何再去相信攀爬的媒介?可以如何在這之間找一個平衡點?我指的是心態上的一種害怕和相信的平衡點。

043DSC08507

我讀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和Dave的選字錯了,這裡指的是「相信」這個詞。我們兩人都是攀岩者,很喜歡攀岩,所以經常把岩石擬人化,不過就算我們再愛岩石,岩石也不會呼應我們的愛,也不會就憑著我海枯石爛的愛,岩壁就會選擇守護我,真是這樣,我恐怕會仿效美少女戰士,為了愛與正義,「代替岩壁懲罰你」了。

若真要說相信,要相信的也是自己的判斷力。這其實有個好處,我們改變不了岩壁,但是我們總是可以加強自己的判斷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有解決問題的主控權,能夠做出改變。

在講風險控管的時候,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知彼指得是客觀條件,包括認識攀登的媒介。其實對於許多攀岩的人(我開始攀岩的幾年也是這樣),很少人真正那麼注意岩質或是想都不想就直接覺得沒問題,理論上倒是知道該注意,因為上系統課程,講師在教學上一定會再三強調(我個人總是會強調),攀爬的安全與系統的有效程度,和攀爬的媒介息息相關。真的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句話的意思。

但是為什麼許多人都不注意呢?因為開始攀岩的路線,絕大部分都是成熟路線,路線上的碎石、亂石、雜草等早就因為頻繁的交通給清得乾乾淨淨的了。這樣的路線,岩質基本上是很高的,所以因為岩質差出事的機率極低,結果就養成Dave口中說的,我變得太「相信」岩石。但是就算是交通繁忙的經典路線都還是有可能有落石或鬆石(誰知道我們不在場的時候,自然界又對岩壁下了什麼功夫?)更遑論沒有人爬過的山區和路線了。

回到原始問題,出過事後「要怎麼再相信攀爬的媒介?」我想說得是,根本不去想它值不值得相信,因為那是個假命題。要想的是自己對媒介的判斷和真實情況的差距是不是愈來愈小了。如果出事,表示自己對於媒介的判斷還有能夠加強的地方,那就找出加強的辦法(這又是另一篇長文了),然後行動。

自然,開始的時候,攀爬經驗較少,個人判斷和真實情況的差別一定較大,只好行動上保守些,比如說爬些比自己極限簡單許多的路線,或者是沿途多放一些保護裝備,但是出外攀爬不管順利或是有出事,結束後都值得在腦海中再走一遍流程,評估一下自己的判斷是否有能再加強的地方。最後到了極致,就能夠「藝高人膽大」啦。

真的,不管你我再愛岩壁,都只是單戀,不過岩壁不說謊不背叛,它是怎麼樣的岩壁,就是怎麼樣的岩壁。我們要學會的就是看出它究竟是怎麼樣的岩壁。

041DSC08451

但在攀登上有沒有害怕和相信的平衡點要拿捏呢?有。舉個例子,如果你曾經因為確保者的意外而出事了,下次攀爬要怎麼再相信系統中那個不完全操控在你手中的那個人呢?這個答案真的很難。要看人看事件決定。

Dave在認識我之前,曾經因為朋友在GriGri上的操作失誤,先鋒墜落時被摔到地上。Dave的好友John曾經帶人去爬一條路線,但是繩子不夠長,爬完被下放下來的時候,沒有打繩尾結的繩子溜過確保器,雙足踝摔在地面上粉碎性骨折,復健了好多年。

雖然Dave出的事比John還小,但因為John的意外事後檢討起來,有簡單的解法,而John也自認是自己帶人去熟悉的路線攀登,他該知道繩子不夠長。儘管復健的過程漫長辛苦,John似乎因為認了責任,能夠做出改變,之後在攀爬上沒有陰影,後來更上一層樓,爬到5.14。反而Dave因為找不到自己的錯處,不知道該怎麼改變,該個朋友平常也都是安全的。

Dave這個陰影一直到遇到我都還是存在,和我一起攀爬的前幾年,不管墜落再怎麼安全,他也不會墜落,寧願take。他說不是他不信任我的確保能力,而是過去的經歷造成的疙瘩。而他認識我之後,我幾乎變成他的唯一繩伴,而每一次確保(真的是每一次)我都不敢掉以輕心,儘管心裡知道他大概還是會take,但是誰知道哪次就真的墜落了呢?我倒希望他墜落,然後發現我每次都好好地制動了他的墜落,那麼他就能相信我,相信這個系統。慢慢地經過好多年,因為Dave還是想挑戰自己的攀爬能力,總免不了失手墜落,累積過足夠沒事的墜落數量之後,終於敞開心胸。當然每一次確保我還是都不敢掉以輕心,這個一致性一定要保持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首先先找出來真正要「相信」的什麼?那個需要被相信的「人」是不是有改進的可能。通常這個「人」都是自己,那麼找出改進的辦法,下次會更好。如果那個「人」不是自己,也許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是不是還是想要繼續從事攀登這項活動,如果是,就和該個人好好溝通,一起合作,依照自己能接受的進度來改善。

《睡在懸崖上的人》衍生出的常見問題

走到哪,睡到哪,煮到哪

走到哪,睡到哪,煮到哪

轉眼間,《睡在懸崖上的人》也要慶祝一歲生日了,託這本書的福,我交了不少同路的朋友,這裡的同路不光指喜歡戶外的朋友,而是宏觀地指努力朝自己的目標走去,一路上又是顛簸又是快樂的朋友。大家都投注熱情做不一樣的事情,讓這個世界多元而有趣,但彼此共享的熱情,又讓彼此之間沒有距離。

也因為此書的出版,我有機會到一些私人機關以及許多學校演講,講題一般訂為「聆聽心底聲音,找尋人生熱情」,聽眾朋友常有許多問題,這裡特整理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妳怎麼謀生?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每次演講都有人問,我的確要吃飯。而我的優先順序也是,吃飯第一,夢想第二。況且我還蠻愛吃的。

以行業的定義來說,我是自由業。我寫書,為雜誌寫專欄,教登山、攀岩課程,帶徒步團到中國山區。如果有比較大的攀登計畫,則努力寫企劃案,爭取攀登或是探險獎金,有機會的話也會爭取廠商贊助。

不算是有穩定的收入,所以我也認真地思考,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永續,原本以為寫書可以勉強餬口,但是很快地就從實際的銷售數字發現我太天真,所以現在打算發展成以文字工作和演講並進的方式。

也許你會問,既然要工作,為什麼不找辦公桌的工作呢?這是由於我非常需要彈性,攀登計畫可能一出隊就和文明世界不通音信,此外戶外攀登有季節性,非常需要配合大自然的作息。

所以如果你願意僱用我,請不用客氣,文字工作或是演講邀請都歡迎,我的個性積極進取,樂觀開朗,負責上進。

也許我目前的經濟狀況並非理想,但是也還沒餓過肚子。

我常說目前我人窮,是因為同時做兩件事的緣故:一是餵飽自己;二則是朝自己的夢想行去。這一路上,必須克服許多困難,解決不少問題,走過惱人的低潮,但種種經歷培養我許多精神上以及實際上的技能,如果有一天我真要暫時撇下夢想,先求餬口,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吃飯的,也許沒有累積所謂的資產(像是金錢、房子等),但可以很驕傲地說我自己就是我最大的資產。

很多事情都是逐漸累積的,認真努力的行去,情況只會愈來愈好。最重要的是,現在走的路,是我自己的選擇,因此我無怨無悔的快樂地走著。

2. 難道這輩子就這樣攀岩下去?妳老了該怎麼辦?

其實我不知道是不是這輩子就這樣攀下去,也許五年後我突然覺得我想把熱情投注在別的地方,也許就比較少攀岩。不過現在看起來,我應該還是會攀好一陣子。

人生本來就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不是說我現在熱愛攀岩,告訴別人我很喜歡攀岩,我就必須背負一輩子攀岩的壓力。要不然怎麼會有「轉換跑道」之說呢?對我而言,重點還是心之所在,若是有一天我不喜歡攀岩了,去做別的更能讓我投注熱情的事,也很好啊。

另外談談攀岩和年紀的關係。這樣說吧,如果攀岩的重點在體育競技,年紀輕的人的確佔優勢。但是如果攀岩的重點在享受這項活動,那麼就和年齡無甚關係,攀岩的面向很廣,不管你的年紀、性別、體型為何,你都可以找到適合的面向。我有認識五、六十歲才開始攀岩的朋友,也知道九十歲了還在攀岩的人。有時候生理給人的限制,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

3. 有沒有想要生小孩?

這是個蠻私人的問題,不過既然有人問,我也就答一下。

我從來沒有很認真地思考過生小孩的問題,也就是說我沒有很強烈的當媽媽的慾望,也沒有排斥做媽媽這個念頭。但是另一半並不想要有小孩,我也過了懷孕的最佳年齡,就不再想這個問題了。

之前對小孩這件事還有考慮的時候,有體認到如果決定生養小孩,我必須對我的生活方式做很大的調整。不過這就是人生啊,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本來就不能面面俱到。很多時候,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要放棄其他目標,這就是現實,所以一定要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最熱愛的,選了之後就不要再看那些放掉的東西,要不然現在所選的也沒有辦法做好了。

4. 怎麼和家長溝通?

很多人問我溝通問題,大概是因為有感於我在書裡描述的和媽媽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吧。說實在的,我沒有什麼秘訣,要不然我也不會有「母女關係怎麼這麼難?」的感慨了。我只能分享自己的經驗。

我覺得大部分台灣孩子都很「乖」,也「孝順」,所以會想符合家人的期望,讓周遭的老師朋友開心。可是如果別人要的和自己想做的事情衝突,那麼就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努力符合別人的期望,結果到頭來誰的期望都沒有達成,還是先把自己的心搞定。一次解決一個問題就好,而且把自己的心搞定後,才更有從容的能量來處理自己身外的事情。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把自己搞定」這個過程有個動作很重要,就是「不管好與壞,是我的,就扛起來」,其實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強調的 ownership 的概念。我做的決定,我說出來話,我做出來的事,我都扛起來,這些動作導致的後果,我也扛起來。這裡的後果,可能是好,可能是壞,但都是因我的起心動念所導致的,所以我也要準備去因應。

為什麼這很重要呢?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才能拿到主控權。抱怨和把責任推給別人很簡單,但是如果全都是別人該負責,那麼我們也只能兩手一攤,期待那個人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可以鑑識出我們該扛、可以扛的東西,那麼就拿到主控權,可以做出改變。而慢慢地你關心的人(諸如家長)也會體認到你一定有你的理由。改變不是一夕之間。

5. 怎麼和孩子溝通

曾經在雄中家長讀書會演講,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也很有想法,所以想聽聽看「像我們這樣的人」都在想什麼,才知道怎麼樣才能不擔心他,進而放心地去支持他。

其實每個家庭應該也有每個家庭的狀況吧,我只能根據我自己和帶過的青少年「交手」的經驗來分享我的看法。我覺得說實話很重要,但是要保持平常心,體認到孩子不一定會照我們期望的去做(個人覺得最好不要有期望,讓他們有做決定的機會,進而扛起自己該扛起的責任和榮耀),但是如果我們以分享的方式和孩子說實際的情況,他會聽,之後就有可能去思考(這也是我們在戶外教育常說的「埋下一粒種子」)。

同時把孩子當成一個對等的人(類似平輩)來溝通,比把他當成該聽話的晚輩會好些。這樣自己也會輕鬆些,不用老擺出長輩的架子,或者是覺得自己應該要有成人的洞見,孩子也比較容易了解我們也是人,可以對我們有同理心。如果擔心他,就跟他說擔心他,而不是說「要他這樣做是為他好」。

忘記在哪邊看到一項心理學研究,大意是說,人對於「該做」或者是「被命令」去做的事情很容易因缺乏動機而不做或拖延,但是對「自願」或者是「想去做」的事情,則興趣勃勃創意盎然,容易有破表的表現。那篇文章進而闡述如果要增加產能,要怎麼把「該做」的事情,變成「想要做」的事情來拐騙大腦云云(我高中的時候也曾經拐騙自己讓自己喜歡物理,終於從不及格變成超高標的分數)。

6. 這條路走起來會不會很寂寞?

也許在剛開始的時候吧,我也曾經在路口徬徨,猶豫不決。人總是有慣性,要掙脫原來的狀況,本來就不是很容易。

曾經有一個朋友問說:「我也很想走自己的路,可是周遭的朋友說幹嘛那麼累,還是跟我們一樣當個上班族,不是比較穩定也不用擔心未來的不確定嗎?」我說:「我可以了解你珍惜這些朋友,可是如果不是內心有個聲音在哪裡蠢動,你也不會困擾了。」

其實,我走了自己想走的路之後,發現只有踏上路途,才能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方已經有很多朝著自己的熱情走去的人,只是他們走在前方,在我們陷於不喜歡的現況時,當然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但是,一旦往前行,投契的朋友就會一個一個蹦出來。

況且,有時候單獨走一陣,反而更能欣賞沿途不說話的風景。

好像跑馬拉松,走著人生的道路,大部分的時候,默默地、專注地、認真地往前跑,是一種滋味。持續地這樣跑下去,一路上會遇到許多加油吶喊,遞水遞食物的人,也是另一種滋味。

7. 怎麼突破瓶頸?

我的建議是,換個方式試試看。如果試過所有想得出來的不同方式,那就先把問題擱下,做些別的事情。因為:

一,做些別的事情,增加經驗值之後,回來再看尚未解決的問題,可能又有不同的觀點,又可以找到新方式來嘗試。

二,長時間執著於同一個問題,很有可能鑽牛角尖,陷入盲點而不自知。

8. 有沒有想過要放棄?

的確有在情緒衝動的時候動過這個念頭,比如說和母親齟齬,或是帳戶裡的存款青黃不接的時候,也可能發生在經前憂鬱期間。通常我會自暴自棄地想:「攀了這麼久都沒攀出個名堂,我要怎麼交代,或者是花下的功夫都白費了云云。」有時候可能還會伴隨著眼淚、鼻涕、和壞脾氣。

但是我最後還是問我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個人無法回答太多問題,最終歸納出只要找出一個對自己最重要的問題來問就可以):「妳做這些事開不開心?」畢竟我的人生志向是「活得快快樂樂,做我想做的事」,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依舊是肯定的,那麼我也可以馬上肯定其他的情緒和問題都是支微末節,可以繼續往前進了。

9. 你怎麼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相信如果和自己喜歡的事情相逢,我的心一定會知道。

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可能,為了能和我喜歡的事情相逢,我能做到的就是盡量拓展自己的視野,嘗試許多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那麼相逢的一天一定會到來。

我對新事物富有好奇心,所以嘗試新事物的本身也帶給我很多樂趣。我建議不要忽視「尋找」這個過程,尋找本身也是有趣的。而對於每個新嘗試的事物,也要給予自己和這事物一些時間彼此了解。不要一嘗試就放棄了,就好比對人的「第一印象」很多時候都不準,喜不喜歡一件事情,有時候也不是試過一兩次就知道的。

10. 你怎麼能夠這麼勇敢?

其實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個很勇敢的人,也許很多人誤以為我說放下就放下吧。其實改變不是石破天驚,都是漸進的。我一開始嘗試新事物的時候,只是踏出小小一步,下一次就可以踏出更大一步,慢慢地可以踏出兩步、三步、四步,不知不覺間就可以繼續往前走了。

前方的路的確未知,但是大不了就回頭,只要一步一腳印的往前走,那麼也就一定可以順著這道足跡回頭。回頭沒什麼大不了的,這路上的風景還可以看兩次。況且雖說都是同一條路,出走和回家有時候風景還真的不一樣呢。

答客問:請問國外學習攀岩的資訊

爬技術性大山。Photo:David E. Anderson

爬技術性大山。Photo:David E. Anderson

以下這封信件是去年底收到的,詢問國外學習攀岩的資訊,我已經簡略地用信件回覆,問答如下。來信已經徵求原寄件者的同意,全文引用,只有隱去作者名稱。最後再增加一些些新的補充。另外,因為我個人比較熟悉的還是美國的環境,所以只能就美國的情況來回答,其他的「國外」地方我就不是很了解了。

Dear Po:

不好意思打擾您,我叫做XX。不久前拜讀完您的書,它讓我對於自己的夢想,又多了幾分實踐的勇氣。

在接觸登山及攀岩後,我一直都對攀爬技術性大山和大岩壁(big wall)攀登很有興趣。但是台灣很少有這樣的管道或是環境。

為了更接近爬大山的面貌,於是自己想辦法學傳統攀登,問畢業的學長、借朋友的裝備,閱讀讀得很吃力的外文書。

本來對傳攀一竅不通,幾次還差點害死自己。經過一年的努力,能夠順利爬完龍洞10以上的路線,及一些多繩距路線。讓自己產生小小信心。

但是我知道這樣是不夠的,我想學的是更系統化的,而且經得起認證的技術。但我想這只有在國外才辦得到。

於是退伍後,來到澳洲邊練習自己的破英文,邊工作賺學費。為的是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夢。

上個月朋友回台,幫我帶了妳的書。讀完後,讓我感觸極深。因為您是一位真正的夢想實踐者。

如果妳當初沒有踏出第一步,並堅持下去,您就不會有感動眾人的故事了!

因為妳把你的熱情用在對的職業上,才讓它發光發熱!

我想這就是夢想感動人的地方,它也能激發他人的夢想。

我也很希望像您一樣,能夠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希望您能在國外學習技術上,提供寶貴的意見。有甚麼機構或是學校是您建議的。

非常感謝您的幫忙。

並祝您在往後的攀岩旅行中一切平安,順心。

Cheers,

XX

 

爬大岩壁。Photo:David E. Anderson

爬大岩壁。Photo:David E. Anderson

我的信件回覆:

不好意思,拖了這麼久。最近實在有太多稿子要趕,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我又馬上就要去 Indian Creek ,而那邊沒有網路,而我一時又寫不出可以擺在網誌上的文章,又怕你等太久,先給你一些我的想法。

我很高興你想要爬技術性大山(Alpine)和大岩壁(Big Wall),因為這和我的路子很像。但是 Alpine 和 Big Wall 其實不太一樣,當然走到比較高段的,可能要做 Alpine big wall ,那又另當別論。不過一步一步慢慢來嘛,可以先各各擊破,再看看哪一個或是兩個都是你的興趣所在,再一起擊破。

我覺得美國這邊是有比較完整的教育課程,不過說老實話,課程能給你就那麼多,很多東西是需要經驗累積的。走這條路蠻辛苦的,但是堅持到底,之後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收穫的,你一定要加油。

美國一個教育組織叫做 NOLS(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http://www.nols.edu),我就是在 NOLS 上了三週很完整的 Rock Climbing Course,基本上一本教科書上寫的東西它都概括地教到了。像是繩結、裝備、不同的攀登方式、垂降、多繩距、自我救援等,所以你可以對 Traditional Rock Climbing 有一個蠻全面的認識。但是我相信你也知道,知道並不表示實際做的時候,就可以應用,在攀登世界中,經驗是不可取代的。學習完之後,一定要想辦法,多擴展自己的練習機會。

我覺得要全面性地認識 Traditional Climbing,NOLS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因為美國很多其他的地方,都是以嚮導而不是以教學為取向,除非你自己向帶你的嚮導很明確地告知你想要學習什麼。而且私人嚮導通常價格較高昂,我建議如果要僱用私人嚮導、教練,可能等到對攀登有較全面性的了解,同時很知道自己想要加強哪一方向的時候,才針對自己需要去找。不同的教練、嚮導的強項也不一樣,之前可以在網路多研究資料,或和其他被帶過的人打聽。

另外如果你真的選擇上 NOLS的課程的話,一定要懂得挖寶。NOLS的教師群通常三到四位,其中會有一個總領隊,通常該總領隊都很強。一定要盡量提問,盡量學習。至於其他的教師可能也很強,也很熱誠,甚至可以爬到的難度比總領隊的高很多,所以也要好好觀察,該怎麼樣挖寶。

另外關於認證,美國最老牌的就是 AMGA – American Mountain Guide Association (http://www.amga.com),這個組織的認證是針對高山嚮導來訓練的。不過要上他的第一層課程 Rock Instructor Course,就已經必需要累積足夠的戶外經驗。比如說攀登的年資五年以上,曾經爬上過至少 xx 條 Grade III 長度的路線(不能只是被帶上去,需要 share leads 或是 guide)。你可以先上網看看他們對學生的要求,可能可以給你努力的方向一個譜。

再來給你幾點零星的建議,

第一、經驗很重要,如果可能找到一個 mentor ,對你大有益處

第二、開始培養繩伴,你要爬的目標,不是臨時找一個繩伴就可以了。現在就要開始留心,看誰和你的目標很像,兩人多爬培養默契。

第三、有機會多爬,也多爬不同的岩石種類,里程會讓你在非常的時候,在背後撐著你

先這樣吧,我會再想想,然後把我的想法整理成比較有系統的網誌文章,到時候再通知你。

小Po

 

一些新的補充:

  1. 需不需要認證?除了上述提到的AMGA以外,美國這邊還有一個組織叫做PCIA – Professional Climbing Instructors Association(http://www.pcia.us/)。選不選擇認證主要是要看想不想吃這行飯,如果只是想要自己爬技術性大山或是大岩壁,則不一定要經過認證這個過程,尤其課程的學費負擔不小。AMGA訓練取向是高山嚮導,PCIA則是攀岩講師,兩者有些不一樣。根據原作者想要從事的方向,AMGA對學員的要求可能比較具參考性。
  2. 曾經看過一句出處不明的話,很有意思。「年輕人容易以為教育可以取代經驗,年長者容易以為經驗可以取代教育。」個人覺得爬技術性大山和大岩壁是個兩者並重的絕佳範例。以往的登山者要嘛是師父帶徒弟,要嘛就是自己去冒險去闖。現在要學技術性登山的基礎,則有相當系統化的知識,書籍和學校都很多。系統化的學習讓人省了不少時間,可是戶外有很多東西,學習取代不了經驗。比如說找路(route finding)─找出一條安全、好玩、具挑戰性、又不會殺了自己的路線;或者一些書上有提到的原則和細節,但是如果沒有親自體會過,可能在當場不會立即想到的東西等等。而要累積經驗,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個mentor一起去爬。

台灣女孩. Chick From Taiwan

我是本站的作者,易思婷,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我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我的冒險本質。我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而這個網站,記錄我的求知和探險,是個累積快樂的地方。「台灣女孩」的臉書粉絲頁

《睡在懸崖上的人》新版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2012年出版,在2017年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文字青澀,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推薦給大家。在博客來購買本書。

《我的露營車探險》

2016年11月出版的《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了我和先生Dave Anderson,四年多來住在親手打造的露營車Magic,遊遍美西絕美荒野的故事和領悟。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在博客來購買本書。本書影片

《傳統攀登》

2014年7月出版。我的第二本攀岩工具書,也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針對該主題的專書。從淺入深系統化地講解傳攀:置放岩楔、架設固定點、多繩距攀登、自我救援等。每個主題下,說明該主題的理論基礎,再示範目前主流的一種到多種作法。在博客來購書。

《一攀就上手》

2013年10月出版的《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攀岩工具書,從基本知識到技巧、裝備添購與下撤。希望藉由此書帶領初學者系統化的進入攀岩的殿堂。在博客來購書。

《睡在懸崖上的人》

這本《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在 2012 年 7 月出版的書籍。副標很長「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不過它倒是挺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究竟要說些什麼。本書影片。在博客來購買本書。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