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登大岩壁是許多攀岩者的終極夢想,愈爬愈高雖然一邊感覺到人在大自然界裡的渺小,一邊也不禁自豪,居然可以憑藉自己和夥伴的力量,以雙手雙腳和有限的裝備達到岩壁之頂、山峰之巔的高度,這真是對攀登者最大的肯定。攀登大岩壁,究竟有哪些準備功夫呢?基本上,需要知己知彼、防微杜漸、處變不驚:1. 對攀登大岩壁的挑戰有正確的認識;2. 對自我的能力有正確的評估;3. 攀登時對自己的照顧;4. 團隊的挑選;5. 最好的希望最壞的打算。
Full Story »攀登大岩壁是許多攀岩者的終極夢想,愈爬愈高雖然一邊感覺到人在大自然界裡的渺小,一邊也不禁自豪,居然可以憑藉自己和夥伴的力量,以雙手雙腳和有限的裝備達到岩壁之頂、山峰之巔的高度,這真是對攀登者最大的肯定。攀登大岩壁,究竟有哪些準備功夫呢?基本上,需要知己知彼、防微杜漸、處變不驚:1. 對攀登大岩壁的挑戰有正確的認識;2. 對自我的能力有正確的評估;3. 攀登時對自己的照顧;4. 團隊的挑選;5. 最好的希望最壞的打算。
Full Story »這個問題基本上會根據1. 需要花在路線上的時間長短、2攀爬路線的形式、以及3固定點處的地形,回答上稍有差異。簡單來說1的計較是在要不要過夜,2的計較則是看攀登時需要攜帶在身上的裝備多寡,3的計較則是路線中間的停泊點是需要吊著呢,還是有可供站立的地方。(攀岩術語上1是指是否攀爬超過Grade V的路線;2是看究竟是純自由攀登還是需要人工攀登,後者需要攜帶的裝備遠比前者多;3長路線需要分段攀爬,固定點意指路線上的暫時停泊處。)
Full Story »一回到車上,我抱著水壺咕嚕嚕地灌水,之前我太小看人工攀登了。人工攀登和自由攀登真的差很多,不難,但是有很多細節都需要注意。尤其一個女孩子要在耗費體力的大牆攀登上勝出,絕對必須要達到效率最佳化的境界,也就是系統要純熟,轉接要順暢。如果我真要爬酋長岩,拖曳重量的限制恐怕讓我頂多只能在牆上耽擱三天,那就更是講效率。試想,如果一個繩段可以少十五分鐘,三十多個繩段就是少掉一天的活,少拖曳一天的食物飲水。
Full Story »聽天由命地不知道過了許久,繩梯、繩索都你濃我濃地變成了麻花之後,我才終於慢了下來,趕快趁隙往上推了一些進度,但是每一推都造成旋轉的力矩,讓我如驚弓之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好不容易到了天花板,但是要徹底翻過它有相當高的難度。這個天花板地形不是水平的,而是往右上方斜上去的。一來我的重量和岩壁的角度讓繩索緊貼在岩壁上,繩上的上升器很難度過天花板和之後垂直岩壁的交接線;二來,努力清除在岩隙中的裝備之後,我還得小心不要往右晃出去,要不然又得再翻一次天花板。
Full Story »這裡分享的是格聶山區四部曲的第二部,(上一集為「Thinking Outside the Box」)。我對格聶山區非常有感情,應該進山區總共有六次了吧,除了自己的技術登山能力在該山區粹練成熟之外,我也在數度拜訪中結識了許多純樸真心的朋友。這一集有意思的地方談到Dave和小Po的第一個冒險行動,居然不是登山……
Full Story »等到了他的確信之後,我開始沿著固定好的繩索上升,岩壁的仰角愈來愈大,很快地我的手腳已經接觸不到岩壁了。Dave為了讓我不需要在這樣的地形還要清除裝備,增加固定繩上升的難度,他先鋒的時候體貼地後清了許多保護。我在這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懸空掛著的繩上努力往上爬升,很容易造成轉動的力矩,這時候的風勢很大,兩下加起來,我突然變成瘋狂的陀螺,滴溜溜地旋轉個不停。只覺得這勢道愈來愈快、愈來愈快,我又無法摸踢到岩壁讓自己停下來,眼前一黑我昏頭轉向地幾乎要吐了,趕緊把眼睛閉上,雖然下頭還有四五個萍水相逢的攀岩者,我還是失去自制力、語帶驚慌地喊叫起來,「我停不下來、我停不下來啊!」
Full Story »睡在懸崖上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該怎麼睡?很多人好奇地問我。大家都有許多不同的想像。許多攀岩者還告訴我睡在懸崖上是他們的夢想。其實單純體驗睡在懸崖上的感覺,可以找條路線上有個平台的地方,或者是辛苦一點把吊帳順著陡峭的路線拖上去,離地大約幾十米就可以睡睡看。但是這樣做好像失去其真義,睡在懸崖上畢竟還是要攀爬極長的路線,「不得不」睡在中途,辛苦過後,睡起來才香嘛!
Full Story »當人工攀登的地段愈來愈難,有時候置放的保護就會愈來愈小,接觸面愈來愈怪,看起來愈來愈不可靠。這時候攀登者在完全相信該保護支點,放心地施力於其上之前,會選擇使用「彈跳測試」來測試該保護支點的可靠程度。當然身體彈跳能夠給予保護支點的力道有限,但是人工攀登上,只要該個支點能夠承受身體重量(這重量當然包括身上攜帶的裝備重量),這個支點就可以給你上升的需求。
Full Story »探險也許就是這樣吧,有時候完成了原先設想的目標而睥睨四方,有時候卻可能一無所獲、許要反芻良久才有味道。好比人們面對將來的未知,想要的結果也不一定都如預期。對我而言勇敢地踏步前行,還是比被時間拉著走再來懊悔當初的沒作為好得多。
Full Story »終於把學費的尾款付清,我邁上AMGA Rock Guide的道路。其實對於要不要走上這條路,一直相當掙扎。後來決定走上這條路,以下幾點是重要的推動原因:1. 可以學習到新的東西,尤其是可以增強觀察繩隊上其他人狀況的敏感度;2. 依舊打算維持現在的自由業模式,綜合文字工作以及嚮導教學來維持我的遊牧生活,取得認證也是增加行業籌碼;3. 支持我的朋友熱情鼓舞以外,還小額捐款幫助學費;4. 自己的心願還是想要寫一本教學書專談攀登大岩壁(big wall),把傳攀工具書的系列出完,所以還想要累積多一些經驗(主要在aid solo),同時藉由課程繼續鞏固強化系統知識。(小Po註:不過這樣的書恐怕市場太小,還不知道出不出得成呢?)
Full 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