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攀岩中的「小」進步

halfdomemirrorlake

(照片:Half Dome在Mirror Lake的倒影,很喜歡這張照片!Credit: Dave Anderson)

長途開車時,我喜歡聽Podcast,前幾天聽了喜歡的Enormocast的最新一集#115,訪問職業抱石者Paul Robinson。標題是「Paul Robinson Loves to Fail」。

也許是因為英文的Fail(失敗)和Fall(墜落)很相近吧,且攀岩者若是墜落就表示沒有一氣抵達路線的終點,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挑戰「失敗」了。在攀登的媒體上,我常見到「攀岩者必須習慣甚至喜歡失敗」的說法,才能繼續挑戰自己,獲取進步。

誠然,想要紅點路線時,反覆的嘗試是必要的,而當順利完攀後,攀岩者通常就會繼續尋找對自己有挑戰的新目標。也就是說嘗試很多次,然後在完攀一次後結束紅點過程,這樣看來失敗的次數當然遠過於成功的次數啊!但是真的有人能夠反覆失敗,卻總是欣然嗎?

從小到大的確學了許多勵志話語或警語,「一分天才,九十九分努力」,「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等,但就個人的經驗而言,若長久沒有進展或是看到成功的曙光,我還是會喪失鬥志,轉移目標的。

仔細聆聽Robinson的訪談,果然他還是被破解抱石謎題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接近目標而激勵而樂在其中。

我很喜歡朋友攀岩教練Steve Bethel說過的話,一次閱讀他的Blog,他說當你爬得愈好,就愈難「晉級」,要懂得怎麼察覺自己的進步(相對的,也能夠定義滯留不前),才能藉以調整訓練的方法和方向。我個人相當相當的同意。

攀岩者常只用完成的路線來標示進度,記錄簿上大部分只標注路線的難度,比如說V6或是5.12a等。但是如果回想自己攀岩的進程,開始時進步的過程簡單多了,從5.7晉級到5.8好快呀,但是從5.11晉級到5.12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但是這不代表自己沒有進步,而是評論進步的方式該要更縝密了。

一般而言,難度數字的參考價值不夠,路線的型態也重要,比如說總共的動作數,難點位置,岩壁角度等等。此外自己動作的流暢度也有意義,究竟是步步維艱,還是行雲流水?我想,別說「攀岩者必須習慣甚至喜歡失敗」,而是「攀岩者得學會怎麼觀察自己的進展」。話雖這麼說,攀岩者當然想完成路線,我就得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被沒有摸到最後的固定點,轉移自己真正該注意的目標。而當持續有進步時,自然會水到渠成摸到那固定點。

前一陣子剛在紅岩谷通過AMGA 課程的考驗,來到優勝美地攀岩,本來就只是渡假輕鬆爬,沒有什麼特別的目標,爬爬些單段以及短的多繩距路線後,Dave說想去爬爬一條他20多年前爬過但是沒有完成的路線Kaukulator,說是當年沒有大號的cam只好倒先鋒下來。

到了路線底下,Dave說我剛通過AMGA的考試擠兌我先鋒,因為不覺得能夠onsight,也就一邊爬一邊take的掛了繩,還在off-width的路段把膝蓋卡住了,哇哇差點哭了,好久才把膝蓋弄出來。誰知道後來休息一會兒,我試著Top Rope(TR)第一次就完攀了,當即覺得我應該試著紅點這條路線。不過TR和先鋒當然是有差的,以下是我嘗試的過程簡史。

小Po註:我們居然沒有拍這條路線的照片,但是我在SuperTopo上面找了個攀爬紀錄,上面有許多該條裂隙的照片:http://thenosev2.pairserver.com/tr/The-Kaukulator-and-the-Uprising/t12620n.html

第一天:

起步的技術難點一直過不去。離地就是一個人身長的#0.5 Camalot大小的縫,接著約另一個人身長的#0.75,然後才進入#1。我要到#1才是手縫,下端的裂隙感覺塞得不是很牢靠。

top rope的時候,兩隻手都在裂隙裡還行,且不用放裝備,停留時間短暫,但是先鋒時怎麼樣也鬆不出一隻手來放裝備,但是又是剛離地,不能不放。此外top rope的時候,身上什麼東西都沒帶,感覺很輕盈,現在身上一堆裝備感覺很沈重。所以一直反覆墜落在從地上踮起腳尖放的第一個#0.5上。

當日只在手縫開始處,用裝備架了個固定點,然後反覆練習那兩個人身的距離。

第二天:

還是一直在起步的技術性難點墜落,但爬到上方的bolts架繩,因為還得搞清楚怎麼先鋒下一個技術性難點也就是off-width路段。掛好繩後,我推著Dave要他爬,受到他的爬法啟發,改良了自己的beta。

採用新的beta之後,放了第2個#0.5,繼續往上,隨之放了個#0.75但力竭墜落。回到地面看#0.75的高度,覺得沒有意義,應該一口氣爬到手縫再放第3個cam,雖然這段距離有點遠,但是第2個cam的高度夠,我不會墜地。不過第2個cam的確有點難放。

當日定下策略,放完第2個cam之後,倒攀回地面休息後,再一鼓作氣爬到手縫再放下一個保護。

第三天:

開始嘗試時又「飛」了好幾次,休息了一下順利過了下方難點,其實到off-width之前,是長段的手縫,應該利用機會休息的,但是那時我心裡急只顧著爬,沒有緩和自己的呼吸頻率,到了off-width路段,我推進一個#5 Camalot,上下半身都跟繩子打架,但是我當時疊起拳頭和手,大腿又因為繩子和岩壁卡不牢,實在不知道怎麼把繩子拉出來,一陣慌亂人又飛了。

當日心得:一到手縫起點就先停一下,緩和呼吸後,以適合自己的速度爬長段手縫。

第四天:

現在下方難點已經不再是難點了,每次都行雲流水。幾次嘗試也最佳化裝備的攜帶。進入off-width時,手縫往深處走,人必須要爬外頭接近岩面的大窟窿。我第一次在深處放了個#1並用快扣延長,但是發現會妨礙踩的腳點。又在off-width處飛了。掛完繩下降後看了一下,決定下次該把最後一個#2放到手縫開始往內走的下方處,然後不放#1,直接攻掠off-width。

休息了一陣再嘗試一次,順利過了下方難點,特意在長段手縫放慢點兒爬,呼吸一直很順暢,心跳也沒有過快,改變cam的放法也果然是對的。不過進入off-width時動作有些混亂,放了#5 camalot之後,蹭著蹭著又放了一個#4,正準備大腿踢進寬縫的一個收縮處(可能會把#5踢開),卻發現拳頭疊手指還得再往上推一步才行。呼嚕間又飛了。

當日心得:必須最佳化從手縫進入off-width的beta,也要記得關鍵的收縮處。

結論:

不過,這時得離開優勝美地,沒有時間再嘗試一次了,我的確尚未紅點這條線,但是整個過程我覺得相當有收穫,不會用「失敗」來折磨自己。

嘗試紅點前,有許多小謎題要破解,謎題有時候很明顯,有時候要在攀爬的時候才出現。前者比如下方的技術性難點,和上方off-width路段的爬法;後者比如放保護的位置等。

破解掉每一個謎題都是進步。而除了對攀爬這條路線有所助益,得到的經驗對以後分析新路線也是寶貴的資源。破解謎題同時也是個超級有趣的過程。而還有尚未破解的謎題怎麼辦?當然是再回到美麗的優勝美地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台灣女孩. Chick From Taiwan

我是本站的作者,易思婷,土生土長的台灣女孩。在台灣,朋友大多叫我小Po,在美國,小名婷婷倒是被叫得比較響。從競爭激烈的台灣教育體系,到美國博士班的歷練,二十多年的學校生涯,一點都沒有馴服、反倒是磨亮了我的冒險本質。我有夢想,築夢踏實:這一輩子,我要活得有聲有色。而這個網站,記錄我的求知和探險,是個累積快樂的地方。「台灣女孩」的臉書粉絲頁

《睡在懸崖上的人》新版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2012年出版,在2017年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文字青澀,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推薦給大家。在博客來購買本書。

《我的露營車探險》

2016年11月出版的《我的露營車探險》講述了我和先生Dave Anderson,四年多來住在親手打造的露營車Magic,遊遍美西絕美荒野的故事和領悟。只要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天地為家」便是生活,不是夢想。在博客來購買本書。本書影片

《傳統攀登》

2014年7月出版。我的第二本攀岩工具書,也是中文世界第一本針對該主題的專書。從淺入深系統化地講解傳攀:置放岩楔、架設固定點、多繩距攀登、自我救援等。每個主題下,說明該主題的理論基礎,再示範目前主流的一種到多種作法。在博客來購書。

《一攀就上手》

2013年10月出版的《一攀就上手!基礎攀岩一次就學會》是我撰寫的第一本攀岩工具書,從基本知識到技巧、裝備添購與下撤。希望藉由此書帶領初學者系統化的進入攀岩的殿堂。在博客來購書。

《睡在懸崖上的人》

這本《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在 2012 年 7 月出版的書籍。副標很長「從博士生到在大垃圾箱撿拾過期食物,我不是墜落,我是攀上了夢想的高峰」,不過它倒是挺誠實地告訴讀者,這本書究竟要說些什麼。本書影片。在博客來購買本書。簡體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