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抱石線花了我蠻久時間,本來我根本不想試的,因為我的open hand很差,然後看Dave以及好幾個其他男生完攀,全部都兩腳懸空(cut loose),然後再lock off換手點,才又再踩腳點。我沒有那麼有力,在沒有腳點的情況,根本換不了手,所以就跑去爬對我相對簡單的crimper和balance的問題。
但是後來想通了,愈是不擅長的愈應該試,但是我還是沒辦法cut loose,所以試了好久才找出我的爬法(beta)。下方的traverse全程腳都在頭胸的高度走完,有heel hook也有smear,只有最後一個點需要做個動態。接下來我又試了好幾次最後一步,雖然不難,但是那時候已經很高了,我想要有絕對自信不失手,因為我怕高。(對,你沒看錯,我攀岩但我怕高,所以怕高是絕對可以攀岩的。)
基本上Dave看我試這個問題的蠢樣子,就出現了拍這個小片子的靈感。還喜孜孜的錄製自己編纂的廣播節目,介紹了一隻會說話的貓Peaches,最後還用程式把聲音轉成低沉,說這樣就更逼真了。讓我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雖說如此,這個片子真的很忠誠呈現一般人(我)想要爬的更好的心路歷程。其實拍片子那天還沒完攀,尤其Dave又要我在不同的地方跌下來,後來根本就沒力了。但是今天終於完攀了!Yes。
其實我是抱石新手,大概去年初還是前年底才開始抱石的,因為我以前很怕高(嗚嗚~)後來是練習好久的falls,都沒發生什麼事,最後才敢抱石,然後就迷上了,因為抱石對我來說是個破解謎題的過程,很合我胃口(也扼腕,為什麼攀了這麼久岩,最近才發現抱石)。可惜Magic實在也裝不下抱石墊,現在也只有夏季或是冬季距離城市近些才會在岩館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