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山前Dave愁著該怎麼找人載我們到風河山野區最北端的Union Pass?我說以前在費城唸書時,記得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沿路都有私家接駁車,服務那些分段健行者(Section hikers),這兒也有三大縱貫步道之一大陸分水嶺步道(Continental Divide Trail),難道就沒有類似的服務嗎?上網一搜還真的找到了Wind River Shuttle,和他們約定了時間,駕駛員Kyle會來接我們。
Full Story »進山前Dave愁著該怎麼找人載我們到風河山野區最北端的Union Pass?我說以前在費城唸書時,記得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沿路都有私家接駁車,服務那些分段健行者(Section hikers),這兒也有三大縱貫步道之一大陸分水嶺步道(Continental Divide Trail),難道就沒有類似的服務嗎?上網一搜還真的找到了Wind River Shuttle,和他們約定了時間,駕駛員Kyle會來接我們。
Full Story »小Po會在12月份短暫回台,歡迎來參加分享會哦。
除了由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主辦的北中南各一場的「進退的拿捏」,三場都是一樣的內容。其他都是不同的旅行、探險、健行、和攀登故事哦。場場都來也不會重複。不過你可能會看到小Po穿得都是同一套衣服就是了。
Full Story »攀岩媒體近年來常報導,7x、8x、甚是9x歲的男人女人攀爬了什麼路線,或是又爬了什麼山。有意思的是,媒體不再用「老」這個字,而是直接把歲數說出來。然後下面的評論就會有,「我希望我7x、8x、9x的時候也能夠這樣啊。」以前沒有運動習慣時,我會和評論者的想法一樣,但現在嚐到運動的妙處,已經很難想像我可以長時間不動,這樣持續下去,自然在7x、8x、或是9x的時候還是會登山或攀岩啊。
Full Story »一般談裂隙技巧,我們都以裂隙的寬度來歸類,基本上和身體部份一樣大的裂隙比較容易得到竅門,比如說手掌裂隙(hand crack),和手指裂隙(finger crack),或是身體可以整個進去的煙囪(chimney)。但是和身體部份不怎麼對得上的時候,技巧就有點弔詭了。比如說介於手掌和指頭之間的大小,以及比拳頭大但是屁股又進不去的大小。
Full Story »以往的我常嘲笑Dave,如果我與他人搭檔或是獨攀,他總拿望遠鏡緊張地觀看,盤算各種出錯的可能。他不想用愛綁架我,也鼓勵我在攀登上更進一步,但對於攀登風險過份清楚的他,又難以不擔心。直到這次風河山野區的穿越旅行,我才有更深的體會,在許多技術性不高的路段,因為效率也因為安全兩人都solo,我對他說「看你solo比自己solo還可怕,就算是超級簡單你絕對不會fall的路段也一樣。」他輕輕地說,「我也是。」
Full Story »噹噹噹,Dave把這次風河山野區穿越攀登的預告片做好了。我很喜歡這次的片子,他採用金恩博士的演講《What Is Your Life’s Blueprint》。金恩博士的演講鏗鏘有力,感染力十足,讓人深受啟發與感動。加上風河山野區的景色真是太令人心曠神怡了,讓我不由自主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我也為了這個影片做了中文字幕,按CC選擇中文字幕。
Full Story »《睡在懸崖上的人》是我的第一本書,對我意義非凡,能夠再版,實在是非常開心~!五年後再看這本書,自然覺得當年的文字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情感很真,故事誠實,而裡頭描寫到我相信的原則依舊不變。我是作者自然對自己的書偏愛,這本書蠻好看的哦,我很喜歡,推薦給大家。
Full 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