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的大計畫,風河山野區之大陸分水嶺挑戰,我們究竟要做什麼呢?打算一氣呵成,從北方的Union Pass開始,原則上走大陸分水嶺,然後登頂所有在大陸分水嶺上有名字的山峰,(以美國地理調查局USGS出的地圖為準),一直到南方的South Pass為止。
Full Story »九月的大計畫,風河山野區之大陸分水嶺挑戰,我們究竟要做什麼呢?打算一氣呵成,從北方的Union Pass開始,原則上走大陸分水嶺,然後登頂所有在大陸分水嶺上有名字的山峰,(以美國地理調查局USGS出的地圖為準),一直到南方的South Pass為止。
Full Story »這條抱石線花了我蠻久時間,本來我根本不想試的,但是後來想通了,愈是不擅長的愈應該試,最後找出適合我的beta。基本上Dave看我試這個問題的蠢樣子,就出現了拍這個小片子的靈感。忠誠呈現一般人(我)想要爬的更好的心路歷程。
Full Story »很久沒寫這一系列文章,現在來一篇。今天介紹讓我又愛又恨的一個字(實際情況是恨多於愛啦):alpine start。alpine start:早起,很早起,早到死拉睡袋不肯放的早起。攀登需要早起,不只是早起身體好(迷之聲,似乎睡飽更重要),而是有很實際的考量。
Full Story »猶他州東南隅有個簇簇新的國家紀念區(National Monument),那裡自古以來居住著許多不同的原住民部落,部落人民來來往往時常看到比鄰的兩座砂岩丘,岩丘從平地裡突起來的樣子,像極了熊的兩隻耳朵,就不約而同的將該地區命名為「熊耳」。熊耳內有超過十萬筆文化遺產,包括岩居、岩畫、岩刻等,是原住民的祖先留下來的。
Full Story »巴塔哥尼亞(Patagonia)位於南半球,大約從南緯四十度,一直往南延伸到南美洲的最底端,跨越智利以及阿根廷兩個國家。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巴塔哥尼亞,地廣人稀,人口密度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不到兩個人。因為冰河以及地質運動,這裡有豐富的景觀:冰河、沙漠、草原、河流、湖泊、以及讓人魂為之奪的雪山和岩峰。地處偏遠、荒野感十足的巴塔哥尼亞,本來只是無數野外動物的天堂,但隨著探險者、攀登者、遠征者數十年來的探索,帶回家無數的紀錄以及令人呼吸暫時停止的照片,現在她已經成為戶外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
Full Story »前幾天去走了我和Dave在紅岩谷最喜歡的健行路線,野花開得爛漫,花了好大功夫,終於把所有的名字都查出來了。不分享說不過去。紅岩谷也是攀岩勝地,可在右上方搜尋「紅岩谷」,找到我以前寫的相關攀岩文章。
Full Story »11月15日在拱門國家公園拿下馱鹿塔(Bullwinkle Tower),與劉贇卿約定的30座高塔也劃下句點了。她迫不及待的致電給新婚夫婿,報告這個好消息,我則和Dave盤算接下來再十座高塔的攀登,畢竟當初高塔計畫的誕生,還是為了慶祝不惑之年。今年秋季摩押鎮的天氣反常,雨量超過往年外,還已下了兩場雪。接下來倒有幾天的氣溫回升,我們盤算著能再在摩押拿幾座就拿幾座,若再降雪就南遷到亞利桑那州的塞多納地區,爬足40座為止。
第31座城堡谷的雙修女,第32座洋蔥峽谷(Onion Canyon)的印度教徒(The Hindu)。天氣愈來愈冷,時間愈來愈緊迫,我們的相應策略是一天至少攀爬兩座,和天氣大神搶時間。
Full Story »攀登高塔必須以摩押鎮為根據地,如果你不相信,問問定居摩押的攀岩狂熱者,看看哪個人沒有一本高塔紀錄簿?但等到自己栽入高塔的資料蒐集後,才發現摩押周遭的高塔實在是非常非常之多。城堡谷、費舍爾、拱門國家公園、峽谷地國家公園這些知名地點外,似乎從摩押鎮出發,沿著河,或是隨便穿進莫名的峽谷,都能發現一到數座高塔,有些高塔孤零零的,似乎從來沒有見過訪客,但仔細深究下去,晚則十數年前,早則幾十年前就被首登成功了,看來熱愛荒漠冒險的人所在多有。高塔的身形一般明顯,自然容易被捷足先登,如果願意背著大包風塵僕僕的上坡下谷,還是有極大的可能找到等在隱處的新路線。
Full Story »在美國留學期間才接觸戶外活動的我,專注於攀登活動之後,就很少自發性的健行了。但因為剖腹處理子宮肌瘤,好一陣子只能走路,從台北的郊山重新體會走路的滋味─走路是緩慢,但才不容易錯過美好的東西。
Full Story »